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慎罰的意思、慎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慎罰的解釋

謹慎處理刑罰之事。《書·康诰》:“惟乃丕顯考 文王 ,克明德慎罰。”《後漢書·明帝紀》:“詳刑慎罰,明察單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慎罰”是中國古代法律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義是謹慎處理刑罰之事,強調在司法實踐中需審慎量刑、避免濫用刑罰。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慎罰”由“慎”(謹慎)和“罰”(刑罰)組成,字面意為謹慎施行懲罰。其核心在于反對濫刑,主張根據具體情況區别對待,避免傷及無辜。例如《尚書·康诰》提到“克明德慎罰”,即周文王以德政教化民衆,同時謹慎使用刑罰。


二、曆史背景與思想内涵

  1. 起源與發展
    “慎罰”思想發端于西周時期,與“明德”共同構成“明德慎罰”的治國理念。它是對商代嚴刑峻法的反思,主張通過道德教化(明德)和謹慎用刑(慎罰)維護統治合法性。

  2. 具體實踐原則

    • 區别對待:根據犯罪情節和身份差異量刑,如《康诰》強調“不敢侮鳏寡”(不欺壓弱勢群體),同時“威威”(鎮壓該鎮壓的人)。
    • 刑罰適中:避免過度懲罰,注重證據審查(如《後漢書》提及“明察單辭”)。

三、相關思想體系


四、現代啟示

“慎罰”思想對當代司法仍有借鑒意義,如強調程式公正、量刑審慎、保護弱勢群體等,體現了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中的人文關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尚書·康诰》《後漢書·明帝紀》等文獻,或研究西周法律思想的相關論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慎罰的意思

慎罰是一個漢字詞語,常常用來形容對待罪行的懲罰時需要謹慎思考和斟酌。在行使公正的審判、法律和法規的制定等方面都要慎罰。

慎罰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慎字的部首為心,罰字的部首為網。慎字共有11筆,罰字共有罒、丶、罓共計6筆。

慎罰的來源

慎罰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禮記·曲禮上》。其中有一句話:“慎人君之罰”即是說對人君的罰則需要謹慎處理。

慎罰的繁體

慎罰的繁體字為「慎罰」。

古時候漢字寫法

慎罰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慎字在古代常常寫作「愼」,罰字則以「法」或「罸」來表示。

慎罰的例句

1. 在制定新的刑法時,我們必須慎罰,确保公正和人道。
2. 在處理犯罪分子時,法官應當慎罰,權衡各種因素。

慎罰的組詞

1. 慎重罰則
2. 慎思罰訂
3. 罪行慎罰

慎罰的近義詞

1. 謹慎處罰
2. 慎行懲罰
3. 留心懲治

慎罰的反義詞

寬待、寬容、寬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