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在旗幟上裝飾上牦牛尾。《詩·小雅·車攻》:“建旐設旄,搏獸于 敖 。” 孔穎達 疏:“言當建立旐於車,而設旄牛尾於旐之首。”
“設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文獻資料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設旄”指在旗幟上裝飾牦牛尾的行為,屬于古代禮儀或軍事活動中的一種裝飾形式。牦牛尾(旄)作為旗幟的飾物,常用于标識身份、地位或象征權威。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小雅·車攻》:“建旐設旄,搏獸于敖。” 漢代學者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進一步注釋:“言當建立旐于車,而設旄牛尾于旐之首。” 說明古代戰車或儀仗中會将繪有龜蛇圖案的“旐”旗與牦牛尾結合使用。
結構與曆史背景
相關成語與延伸
與“設旄”相關的成語如“設身處地”“想方設法”等,均包含“設”字的籌劃、安排之意,但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區分。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旗幟制度或《詩經》中的禮制背景,可參考《周禮》或漢代經學注疏文獻。
《設旄》(shè mào)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設置旗幟。旄指的是旗幟,設旄即是設置旗幟,是一種古代的儀式行為。
《設旄》的部首是旄(㐫),由于它屬于比較偏旁的部首,不常用,所以不容易找到。
《設旄》的總筆畫數為十九畫。
《設旄》是一個古代漢字,起源已經無從考究。在簡化字方案實施前,它的繁體形式為「設旄」。
在古代,「設旄」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傳統寫法多采用繁體字形。不過,由于篇幅所限,這裡無法展示其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請讀者參考相關文獻。
1. 為了慶祝我們國家的生日,我們設旄而行,以示慶祝。
2. 在古代戰争中,雙方常常豎立旗幟,來區分敵我,設旄即是其中之一。
1. 設立:設置,建立。
2. 設計:規劃,構思。
3. 設施:設備,安裝。
豎旗
撤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