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铨司的意思、铨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铨司的解釋

主管選授官職的官署。 唐 康骈 《劇談錄·曲江》:“左右於銓司訪之,雲有 廣德縣 令請換 羅江 宰矣。” 清 李漁 《奈何天·錫祺》:“天上銓司,人間冢宰,一般握鑑司衡。” 黃人 《<清文彙>序》:“操選政者,大都辨宗派之真贋,覈聲情之高下,而録棄之,與樞府銓司以門伐資格黜涉百爾者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铨司”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用于中國古代官制語境中,指掌管官吏選拔、考核、任免事務的機構或官職。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分解與曆史用法兩方面理解:

一、字義分解

二、曆史含義與用法 在古代(尤其是隋唐至明清),“铨司”是中央負責文官人事管理的核心機構——吏部的别稱或重要組成部分,具體指其下屬負責官員選任的部門(如吏部文選清吏司)。主要職能包括:

  1. 選拔任用: 根據官員的資曆、考績、才能,決定其官職的升降、調動、補缺(即“铨選”)。
  2. 考核評定: 負責對官員的政績、品行進行考核(考課),作為升降賞罰的依據。
  3. 管理檔案: 掌管官員的履曆、檔案(如“履曆”、“腳色”)。

三、文獻例證與權威參考

  1. 指代吏部整體:
    • 《宋史·職官志三》載:“吏部掌文武官吏選試、拟注、資任、遷叙、蔭補、考課之政令,封爵、策勳、賞罰、殿最之法…凡铨司所掌之事,皆總焉。” 此處的“铨司”即指吏部本身,總管官員選拔考核等事務。來源:《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
    • 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筮仕·谒選》:“铨司注缺,全憑格眼。” 意指吏部根據規定(格眼)來任命官職。來源:黃六鴻《福惠全書》。
  2. 特指吏部下設機構(如文選司):
    • 在明清時期,吏部下設文選清吏司(掌文官選授、升調)、驗封司、稽勳司、考功司。“铨司”常特指負責實際選官工作的文選清吏司。來源:《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 清代《吏部則例》中多處提及“铨司”在辦理選官、核驗資格時的具體職責和程式。來源:《欽定吏部則例》,清代官修法規彙編。

四、同義詞與相關概念

“铨司”是中國古代官制中專指負責官員選拔、考核、任免事務的機構,核心是吏部或其核心選官部門(如文選司)。其職能在于“量才授官,考績黜陟”,是維系官僚體系運行的關鍵環節。該詞具有鮮明的曆史性和制度性特征,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研究古代官制的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铨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指代主管官員選拔和職務任免的官署。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铨司指古代負責選授官職的機構,相當于吏部或人事管理部門。其核心職能是考核、選拔和任命官員。

  2. 職責與功能
    作為官員選拔的核心部門,铨司需依據候選者的資曆、政績等标準進行評定,如唐代《劇談錄》中記載,地方官員調任需通過铨司審核。

  3. 字義分解

    • 铨:本義為衡量、選拔(如“铨選”“铨叙”);
    • 司:指主管或機構(如“有司”)。組合後表示“掌管官員選拔的部門”。
  4. 曆史用例

    • 唐代:康骈提到地方縣令調職需經铨司批準;
    • 清代:李漁在戲曲中将铨司與“人間冢宰”并稱,強調其權威性;
    • 近代:黃人在《清文彙》序中類比铨司與樞府選官制度。
  5. 文學引用
    明代邊貢、呂㦂等詩人常在詩句中以“铨司”代指官員選拔體系,如“铨司藻鑒懸秋水”形容選拔嚴格。

該詞常見于曆史文獻及文學作品,反映了古代官僚體系中的職官管理制度。需注意其現代已不適用,僅用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阿叱半豹保皇會保媒逼塗長道唱呼超踰出于無奈大多叨塵典計釣橋兒童文化宮方徑風襟服過敷披恭勤鶴夢喉舌徽識江山好改,本性難移蹇伛矯勵嶻嶻經濟之才祭田灸刺拘録據險枯髀逵路困阨勞考掠考廉絜麟鴻龍潭門幕眇質縻爛農會配電系統潛台詞遷莺出谷輕眇秋蟾曲台審單聲傳失收術羹死乞白賴陶匠阗咽同父蝦鬼仙果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