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燃麝香的熏籠。 清 納蘭性德 《浣紗溪》詞:“欲問江梅瘦幾分,隻看愁損翠羅裙,麝篝衾冷惜餘薰。”
“麝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 詞語結構解析
2. 基本詞義 指燃燒麝香的熏籠,常用于古代貴族或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中,通過熏香衣物、被褥等營造香氣氛圍。
3. 文學引用與意境 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在《浣紗溪》中寫道:“麝篝衾冷惜餘薰”,通過“麝篝衾冷”描繪出閨中寂寥清冷的意境,側面體現麝香熏籠的日常使用與文化意象。
4. 用途與背景 麝香在古代屬名貴香料,燃燒麝篝不僅用于衣物熏香,亦具安神、驅蟲等實用功能,常見于詩詞中象征高雅生活或寄托情感。
總結
“麝篝”是融合實用與文化的古代器物,其釋義需結合香料用途、文學語境綜合理解。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麝篝(shè gōu)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麝香的囊匣。麝指一種産自麝香鹿的香料,篝指小囊、小匣子。
麝篝的部首是⺍(鹿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
麝篝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習俗。在古代,人們常将麝香裝在一個小囊匣中,以保持其香氣持久。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小囊匣就被稱為麝篝。
麝篝的繁體字為「麝箍」。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麝篝的麝字有多種變體形式,包括「鼥」、「鼂」、「䭾」等。篝字也有不同的寫法,如「篝積」、「篝蔵」。
1. 小明從外地帶來了一個麝篝,屋子裡彌漫着濃郁的香氣。
2. 這個麝篝的外觀精美,手工精細,是一件很好的收藏品。
麝香、麝臍、篝火、篝火晚會
麝囊、麝囊香
白篝、無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