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沙州的意思、沙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沙州的解釋

見“ 沙洲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沙州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包含以下兩個核心含義:

一、自然地理概念

指河流中由泥沙淤積形成的陸地,常見于江河入海口或河道轉彎處。此類地貌因水流速度減緩,泥沙沉積而成,具有動态變化特征。《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水中泥沙淤積成的陸地”,《辭海》進一步解釋為“江河中由泥沙堆積而成的小塊陸地”。此類地貌對航運、生态均有顯著影響。

二、曆史地名

特指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始設于唐代(公元619年),治所在今甘肅省敦煌市。其轄區涵蓋敦煌、瓜州等地,是絲綢之路上的關鍵樞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記載,沙州為唐代河西節度使所轄十一州之一,是中原與西域文化交流、商貿往來的門戶。敦煌莫高窟、陽關、玉門關等遺迹均位于沙州故地,見證其曆史地位。

學術補充:

沙州在宋元時期仍為西北重鎮,西夏政權曾設“沙州監軍司”管轄此地。元代馬可·波羅遊記中亦提及“沙州”(Sachiu)的繁榮景象。至明代因嘉峪關封閉,沙州逐漸衰落,清代複設敦煌縣。

權威來源參考: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6冊,頁4123
  2.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地理分冊,頁189
  3.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卷三,頁2178
  4. 敦煌研究院官網文獻庫:唐代河西走廊行政建制考(學術論文)

注:敦煌文獻中逾萬件唐代《沙州都督府圖經》《沙州地志》殘卷,為研究沙州曆史提供了第一手史料,現存于中國國家圖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沙州”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以下是綜合相關信息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沙州”是“沙洲”的異體寫法,指由泥沙淤積形成的小片陸地,常見于江河湖海中。例如南朝梁沈約的詩句“沙洲怨别鴻”即描述此意。

二、曆史與地理含義

  1. 敦煌古稱
    曆史上“沙州”是敦煌地區的舊稱,尤其作為唐代行政區劃名稱,管轄範圍包括今甘肅敦煌、瓜州等地。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提到的“沙州”即此義。

  2. 其他地名
    現代仍有以“沙州”命名的地點,例如:

    • 湖南長沙市望城區“白沙州街道”;
    • 江蘇省張家港市沙洲縣(舊稱)。

三、文學與成語中的比喻

在特定語境下,“沙州”被引申為“陷入困境”的比喻。例如形容軍隊被圍困于沙漠無法脫身,或比喻個人/團體受困于外界壓力。

四、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敦煌曆史或沙洲形成原理,可參考權威典籍或地理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挨牌澳大利亞傲慢不遜白厮賴寶玩并居鄙談逋祿蔔年不是味兒藏彄長爪郎禅侶朝階塵牽純度爨火戴冠郎典饋隊列鵝絹呃吓翻簸方将伏钺高幹公舉公绶罣慮珪社鼓脹喊叫畫絕節短稽留譏譚焌律孔北海狂迷煉句令旨梅花疊綿幂彭韋醗醅撲責慶緜券直阙翟桡法善感神公深切著明身首異地手擊子調控托情望眼欲穿先世小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