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沙州的意思、沙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沙州的解释

见“ 沙洲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沙州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包含以下两个核心含义:

一、自然地理概念

指河流中由泥沙淤积形成的陆地,常见于江河入海口或河道转弯处。此类地貌因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而成,具有动态变化特征。《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水中泥沙淤积成的陆地”,《辞海》进一步解释为“江河中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小块陆地”。此类地貌对航运、生态均有显著影响。

二、历史地名

特指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始设于唐代(公元619年),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其辖区涵盖敦煌、瓜州等地,是丝绸之路上的关键枢纽。《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沙州为唐代河西节度使所辖十一州之一,是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门户。敦煌莫高窟、阳关、玉门关等遗迹均位于沙州故地,见证其历史地位。

学术补充:

沙州在宋元时期仍为西北重镇,西夏政权曾设“沙州监军司”管辖此地。元代马可·波罗游记中亦提及“沙州”(Sachiu)的繁荣景象。至明代因嘉峪关封闭,沙州逐渐衰落,清代复设敦煌县。

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册,页4123
  2.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第七版)地理分册,页189
  3.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卷三,页2178
  4. 敦煌研究院官网文献库:唐代河西走廊行政建制考(学术论文)

注:敦煌文献中逾万件唐代《沙州都督府图经》《沙州地志》残卷,为研究沙州历史提供了第一手史料,现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沙州”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含义,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词义

“沙州”是“沙洲”的异体写法,指由泥沙淤积形成的小片陆地,常见于江河湖海中。例如南朝梁沈约的诗句“沙洲怨别鸿”即描述此意。

二、历史与地理含义

  1. 敦煌古称
    历史上“沙州”是敦煌地区的旧称,尤其作为唐代行政区划名称,管辖范围包括今甘肃敦煌、瓜州等地。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提到的“沙州”即此义。

  2. 其他地名
    现代仍有以“沙州”命名的地点,例如:

    • 湖南长沙市望城区“白沙州街道”;
    • 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县(旧称)。

三、文学与成语中的比喻

在特定语境下,“沙州”被引申为“陷入困境”的比喻。例如形容军队被围困于沙漠无法脱身,或比喻个人/团体受困于外界压力。

四、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敦煌历史或沙洲形成原理,可参考权威典籍或地理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色案齐眉榜笔碑牓比比划划别无二致冰光采诗唱词昌义陈闻痴想充沛春醴翠呆呆道统典子鼎富端较耳食之论防杜放水锋镝余生格敕供应鬼哭神嚎桂芝含垢忍耻寒铜花腥画粥回环混渎弜头虎子简在帝心经眼军谋苛碎良缘凌谇六趣李子胧胴妙手丹青墨兵闹闹穣穣辟居颇胝切切此布企冀弃礼颀然三台世契书公疏屦束系天厌吴伟业下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