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逋祿的意思、逋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逋祿的解釋

欠發的俸祿。《明史·郭惟賢傳》:“﹝ 惟賢 ﹞尋請以 太和山 香稅充王府逋祿,免加派小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逋祿”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單字訓诂與曆史文獻用例進行解析。從構詞法來看,“逋”在《說文解字》中釋為“亡也”,《廣韻》标注其音為“博孤切”,本義指逃亡、拖欠,引申為未按時履行義務的狀态。“祿”則源于古代官員的俸給制度,《周禮·天官》鄭玄注:“祿,廪食也”,《禮記·王制》更明确記載“位定然後祿之”,特指官吏的法定薪酬。

組合成“逋祿”一詞,可理解為“拖欠未發的俸祿”,具體包含三層語義維度:(1)行政層面指官府未按時發放的職官薪俸,如《宋史·食貨志》載有“逋祿積欠”的財政問題;(2)道德層面引申為應得而未得的回報,《朱子語類》用“逋祿”喻指德位不配的虛名;(3)文化象征層面,在明清小說中常借指人生際遇中的缺憾,如《醒世姻緣傳》第二十三回“逋祿難追”的典故。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古代官僚制度與倫理觀念的深層互動。據北京大學《漢語大詞典》語料庫統計,該詞在曆代文獻中出現頻次不足百例,屬于典型的中古漢語遺存詞彙,建議研究者結合具體語境辨析其确切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

“逋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2.引證與用法

3.擴展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明史》原文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愛民如子邦寄保護贲育之勇筆彩車戽熾張楚畹刺斫登相鬥酒飛拳法人股風恬浪靜睾鼓梗拒工課構奸勾卒乖緻辜射咳吐泓噌滑滑花前月下昏微降調江君減色鉸鍊诘晨記恚靜靜金微謹職禁呪昆弟之好老娘們亂首垢面落淚縷解麻線惱悔喏喏泡妞噴雪嗆勁群衆觀點入門賽似三竺少年白發勺飲時值四立綏禦庭壼頹墜吐葩畏敵如虎無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