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輕渎的意思、輕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輕渎的解釋

亦作“ 輕黷 ”。輕慢亵渎。 唐 劉禹錫 《為京兆韋尹降誕日進衣狀》:“輕瀆宸扆,無任兢惶。” 唐 柳宗元 《謝襄陽李夷簡尚書委曲撫問啟》:“謹奉啟起居,輕黷威嚴,倍增戰越。”《雲笈七籤》卷二五:“謹奉此章,冒犯北極,輕黷明神,倍深戰慄之至。” 明 方孝孺 《與邵真齋書》之三:“某適有痔瘡之苦,不能躬詣,專令人上請,幸翻然一來,以慰懸仰。輕瀆之罪,尚容面謝不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輕渎”是漢語中較為少用的書面詞彙,讀作“qīng dú”,指用輕慢、不尊重的态度對待神聖或莊嚴的事物,帶有冒犯、亵渎的意味。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釋義,該詞屬于動詞,常見于宗教、倫理或傳統文化語境中,例如:“不可輕渎祖先留下的禮制傳統”[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從詞源學分析,“輕”表示輕視、不莊重,“渎”本義為水溝,引申為輕慢、冒犯,《說文解字》記載“渎,溝也,從水賣聲”,後衍生出“亵渎”等複合詞[來源: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現代使用中,“輕渎”多與信仰、儀式、道德規範相關,例如:“隨意改動經典文獻是對文化的輕渎”[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漢語常用詞用法例釋》]。

需注意該詞與“亵渎”的細微差别:“亵渎”側重行為本身的不敬,而“輕渎”更強調态度上的輕視。在實際語言運用中,二者常可互換,但“輕渎”的書面語色彩更濃。

網絡擴展解釋

“輕渎”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īng dú(),意為輕慢、不恭敬地冒犯,常與“亵渎”互為近義詞。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對人或事物表現出輕視、怠慢的态度,甚至帶有亵渎的意味。例如唐代劉禹錫《為京兆韋尹降誕日進衣狀》中“輕瀆宸扆,無任兢惶”,即表達因冒犯帝王威嚴而惶恐不安。

  2. 構詞與字源

    • “輕”:表示輕視、隨意;
    • “渎”:本義為水流,引申為玷污、冒犯(如《解字系列》提到“渎”有“戲弄、侮辱”的引申義)。
      組合後強調“因輕率态度導緻的冒犯行為”。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或莊重語境,如古代奏章、宗教儀式等,表達對權威、神明或重要事物的不敬。例如《雲笈七籤》中“輕黷明神,倍深戰慄”即指對神靈的冒犯。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1. 古代用例
    唐代柳宗元:“輕黷威嚴,倍增戰越”(《謝襄陽李夷簡尚書委曲撫問啟》);
  2. 現代造句
    “不可輕渎曆史文物”。

注意事項

該詞多用于書面語,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若需更具體的曆史文獻例證,可參考唐代至明代的相關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山溫泉白象簡報佛冰瓯詞丈摧抑達見盜環道巷殿廷弟共隄潰蟻孔镦寬二谏反易烽偵扶丞鼛鼛寒笛橫戟核絲花鬘兼仆機電吉器季脅均和軍銜制距衰空枵籃舁老仙長斂臂靈葩李小龍麻朝馬牌南亳能着蘋風奇藍嶔沖戎羯傷悼商檢慴懼省轄市識照數不清述奏四禅私語蘇武節太乙壇調悅外手彎弧完璞巫山細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