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當值。《晉書·王濟傳》:“ 和嶠 性至儉,家有好李,帝求之,不過數十。 濟 候其上直,率少年詣園,共啖畢,伐樹而去。” 唐 王建 《贈田将軍》詩:“自執金吾長上直,蓬萊宮裡夜巡更。”《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錢 原許妾供養,妾亦怕他翻悔,已拏了他上直朱紅牌一面為信。”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 陳四 不過數日,即來從我輩遊,何畏之有?昨上直土神祠,見城隍牒矣。”
“上直”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上班、當值”,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或特定職業者的值班、履職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晉書》《閱微草堂筆記》等古籍原文。
《上直》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上”和“直”兩個字組成。下面将為你介紹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上直》指的是一個人的品行高尚,行為正直、坦率。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直爽,言行直接、不拐彎抹角。
《上直》的完整拆分為“上”字和“直”字,其中“上”字的部首為一、并且有三筆,“直”字的部首為直、并且有八筆。
《上直》是古代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來自于中國古代人們對于高尚品行的贊揚和崇尚。它在古代文獻中多次出現,常用于形容有高尚品德和正直行為的人。
《上直》的繁體寫法為「上直」,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上直》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些不同,但意義相同。
1. 他的為人處事一向上直,深受朋友和同事的敬重。
2. 她堅持做人要上直,言行舉止都非常坦率。
與《上直》有關的組詞有:上行直下、正直、直言不諱、直率、率直等。
近義詞包括:正直、坦率、直爽、直率等。
反義詞包括:虛僞、假惺惺、狡詐、奸詐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