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秘書丞的意思、秘書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秘書丞的解釋

官名。古代掌文籍等事之官。《通典·職官八》:“丞, 魏武帝 置祕書令及丞一人,典尚書奏事,後 文帝 黃初 中,欲以 何楨 為祕書丞,而祕書先自有丞,乃以 楨 為祕書右丞,其後遂有左右二丞, 劉放 為左丞, 孫資 為右丞,後省。 晉 復置祕書丞……歷代皆有。 大唐 龍朔 二年改為蘭臺大夫, 鹹亨 初復舊,掌府事句稽省署抄目。” 宋 高承 《事物紀原·秘殿掌貳·秘書丞》:“《齊職儀》曰: 漢獻帝 置祕書令丞二人, 魏文帝 分祕書别掌文籍。自置丞一人,此蓋置官之始也。或曰 魏武帝 置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秘書丞是古代掌管文籍等事務的官職,其具體含義和職能可綜合曆史記載分析如下:

一、基本定義

秘書丞為古代官職名稱,主要職能是管理文籍、典籍檔案及相關行政事務。其設置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例如魏武帝曾設秘書令及丞,負責尚書奏事的處理(、)。

二、曆史沿革

  1. 魏晉時期:初設秘書丞,後分左右二丞(如劉放任左丞、孫資任右丞),但後期被廢除()。
  2. 晉代:恢複設置,成為曆代沿用的官職()。
  3. 唐代:曾改名“蘭台大夫”,後恢複舊稱,職責包括“句稽省署抄目”(即審核公文、記錄要事)()。

三、職責與地位

四、相關文獻

《通典·職官八》《齊職儀》等典籍均記載了該官職的沿革(、)。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朝代的具體職能變化,可參考、8等來源的完整曆史叙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秘書丞

秘書丞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三個字組成,分别是“秘”、“書”和“丞”。以下是對該詞語的詳細解釋:

部首和筆畫

“秘”字的部首是禾,總共有10個筆畫;“書”字的部首是言,總共有10個筆畫;“丞”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4個筆畫。

來源

《秘書丞》一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官制,是官員的職稱之一。他們負責處理機密和書信,相當于現代的秘書或助理。這個詞語還可以用于指代古代官員的手下或屬下。

繁體

《秘書丞》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祕書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可以将《秘書丞》改寫為「秘書丞」。

例句

1. 秘書丞負責整理文件和安排會議。

2. 他是秘書丞的親信,專門幫助處理重要事務。

組詞

秘書長、讀書人、教書匠

近義詞

秘書、助理、行政助理

反義詞

上司、領導、主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