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立戟的意思、立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立戟的解釋

(1).謂豎戟以刺。 漢 趙晔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既至 王僚 前, 專諸 乃擘炙魚,因推匕首,立戟交軹倚 專諸 胸。”

(2).古代禮制。凡官、階、勳三品以上者得于邸院門前立戟。 前蜀 馮鑒 《續事始·立戟》:“立戟 開元 禮:太廟、社、宮殿各施二十四戟,一品十六戟,郡王以下十四戟至十戟…… 玄宗 朝始有戟制度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立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含義

  1. 豎戟以刺
    指手持戟豎立并刺擊的動作,常見于戰鬥或刺殺場景。例如《吳越春秋》中記載專諸刺殺王僚時,利用魚藏匕首,“立戟交轵倚專諸胸”。

二、禮制含義

  1. 古代門第等級的象征
    唐代起形成禮制,官員需滿足官階、勳位、爵位三者均達三品以上,方可在府邸門前立戟。數量依等級遞減,如太廟、宮殿立24戟,一品官員16戟,郡王以下14至10戟不等。此制度在唐玄宗時期規範化。

文獻出處

現代引申

在當代語境中,“立戟”可比喻人或事物昂然挺立的姿态,常用于褒義語境,形容剛毅、威嚴的形象。


以上内容綜合了不同時期的文獻和詞典解釋,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吳越春秋》《續事始》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立戟的意思

立戟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個含義。最常見的意思是指豎立起戈,戈是古代兵器中的一種長杆上裝有鐵刃的武器,立表示豎立的動作。立戟可以引申為指戰鬥、出征等意義。此外,立戟也可以指戰争、軍隊等。

部首和筆畫

立戟的部首是立(站立)、戈(古代兵器)。立戟共有10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立戟是由“立”和“戟”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在繁體中,“立”字保持不變,而“戟”字變為「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并不固定,因此立戟的古代寫法有多種。其中一種是将“立”寫為“⺅”,将“戟”寫為“⺈+戈”,也可以将“戟”寫為“⺈+言”,表示戟的刺擊之聲。

例句

1.他挺身而出,立戟而行。

2.面對敵人的侵略,我們必須立戟而戰。

組詞

1.立功:表示軍事上有所建樹或有所貢獻。

2.立誓:表示鄭重表示并宣誓。

3.立方:表示有三個相等邊長的平面。

近義詞

立戈:指戴着刃物的軍隊。

立兵:指裝備大戟的士兵。

反義詞

平和:************、安定。

解除:表示解除武裝、停止攻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