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荒的意思、大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荒的解釋

(1) [uncultivated land]∶邊遠荒涼的地方

北大荒

(2) [famine year;year of bad harvest]∶災情嚴重的荒年

詳細解釋

(1).荒廢不治。《荀子·強國》:“故善日者王,善時者霸,補漏者危,大荒者亡。” 楊倞 注:“大荒,謂都荒廢不治也。”

(2).大災之年。《周禮·地官·大司徒》:“大荒大劄,則令邦國移民通財,舍禁弛力,薄征緩刑。” 鄭玄 注:“大荒,大兇年也。”《國語·吳語》:“今 吳 民既罷,而大荒薦饑,市無赤米。”

(3).荒遠的地方;邊遠地區。《山海經·大荒東經》:“ 東海 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 大言 ,日月所出。”《文選·左思<吳都賦>》:“出乎大荒之中,行乎東極之外。” 劉逵 注:“大荒,謂海外也。” 宋 範成大 《送洪内翰使虜》詩之二:“峨冠方侍玉輿香,雙節飄然照大荒。” 陳去病 《自陽高縣抵大同》詩:“雲軿飛處射晴光,三 晉 雲山接大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荒”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可從不同角度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地理概念
    指邊遠荒涼的地區,例如“北大荒”即中國東北未開墾的荒原。此義項常見于文獻和現代用法中,如《山海經·大荒東經》描述的“東海之外,大荒之中”。

  2. 災荒含義
    特指嚴重的災年或饑荒,如《周禮·地官》提到“大荒大劄,則令邦國移民通財”,鄭玄注“大荒,大兇年也”。


二、文獻中的延伸含義

  1. 治理失序
    《荀子·強國》中“大荒者亡”,楊倞注解為“都荒廢不治”,強調國家治理的荒廢狀态。

  2. 神話時空觀
    在《山海經》中,“大荒”象征超越現實的遙遠時空,如“大荒四經”可能關聯商代地理記錄,代表比“海内”“海外”更古老的時空維度。


三、現代使用示例

若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荀子》《周禮》及《山海經》相關篇章。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大荒一詞始于古代中國文學,形容荒涼、未開化的大地。它通常被用來描繪荒涼貧瘠、荒蕪無人的地方,缺乏人煙和資源。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荒》由部首“大”和部首“艸”組成。其中,“大”是第一部首,表示事物的尺寸、程度或強度,“艸”代表“草”字。總共有8畫。 來源和繁體:《大荒》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山海經》。在繁體字中,“大荒”的寫法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的漢字寫法:在古代,中國人使用的漢字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大荒》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1. 這片土地曾經是一片大荒,如今已經變成了繁華的城市之地。 2. 在大荒之地,沒有人類的足迹,隻有荒涼和孤寂。 組詞:大荒地、探索大荒、大荒之中、大荒世界 近義詞:大旱、未開化、無人煙 反義詞:繁華、富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