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清宮的意思、上清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清宮的解釋

(1).道教正一道著名道觀之一。在 江西 貴溪縣 上清鎮 。 唐 代名 真仙觀 , 宋 大中祥符 時改 上清觀 , 政和 中改 上清正一宮 , 元 改 正一 萬壽宮 , 清 改稱 大上清宮 ,簡稱 上清宮 。“上清”為道家所稱的神仙居處,故其他道觀亦多用“上清”命名者。《水浒傳》第七二回:“ 李師師 道:‘其實不敢相留。來日駕幸 上清宮 ,必然不來。卻請諸位到此,少叙三杯。’”

(2). 五代 前蜀 宮觀名。《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衍》:“五年,起 上清宮 ,塑 王子晉 像,尊以為 聖祖至道 玉宸皇帝 ,又塑 建 及 衍 像,侍立於其左右。”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清宮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名稱源自道教"三清"信仰中的"上清靈寶天尊"。現存較具代表性的上清宮包括:

一、江西龍虎山上清宮 始建于東漢永元二年(90年),是道教正一派祖庭。主體建築包含福地門、下馬亭、鐘鼓樓等,現存東隱院為明代建築遺存。此處曾是曆代天師舉行重大齋醮儀式的場所,《龍虎山志》記載宋徽宗曾賜建"上清正一宮"。

二、四川青城山上清宮 始建于晉代,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宮觀依山而建,保留老君殿、三清殿等道教建築規制,宮門"上清宮"匾額為蔣介石1940年題寫。道教典籍《雲笈七籤》載其與張天師傳道活動密切相關。

三、洛陽上清宮 位于邙山翠雲峰,傳為老子煉丹處。唐代稱玄元皇帝廟,現存清代建築三清殿、翠雲洞等。北宋邵雍《洛陽懷古賦》提及此處為道教重要修煉場所。

四、崂山上清宮 全真派龍門支派祖庭,始建于宋初。元代丘處機曾在此傳教,現存三官殿、玉皇殿等建築保持明代風格。元太祖成吉思汗敕賜"上清宮"匾額,此事載于《長春真人西遊記》。

這些宮觀共同承載着道教建築藝術、科儀制度和神仙信仰體系,反映了中國本土宗教發展脈絡。當代多座上清宮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建築形制和碑刻文獻對研究道教史具有重要價值。(參考來源:國家宗教事務局官網道教文化專題、中國道教協會編《道教宮觀志》)

網絡擴展解釋

“上清宮”是道教重要道觀名稱,因曆史淵源和地理位置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幾處:

一、江西龍虎山上清宮(正一道祖庭)

  1. 曆史沿革
    始建于東漢,原為張道陵修道所,初名“天師草堂”。唐代改稱“真仙觀”,北宋大中祥符年間更名“上清觀”,政和三年(1118年)升為“上清正一宮”,元明清時期多次更名,最終稱“大上清宮”。
    其建築規模宏大,仿皇宮格局,曾有“十大道宮、八十一道觀”的盛況,現僅存東隱院等遺迹。

  2. 地位與文化
    作為正一道核心道場,曆代天師在此主持教務,被稱為“龍虎山中宰相家”。宮内曾有鎮妖井(《水浒傳》中108将出處)、千年羅漢松等文物,布局呈八卦形,體現道教獨特風格。


二、河南洛陽上清宮(老子文化關聯)

  1. 曆史背景
    始建于唐乾封元年(666年),初為老君廟,後因唐玄宗避諱改稱“上清宮”。杜甫、蘇轼等文人曾在此留下詩篇,金元時期損毀,明清多次重修。
    現存鐵瓦琉璃殿殘迹及玉皇閣,附近有玉清宮、下清宮等附屬建築。

  2. 特色
    以吳道子壁畫《吳聖圖》《老子化胡經》聞名,曾為皇家祭祀老子(太上玄元皇帝)的重要場所。


三、四川青城山上清宮


詞義解析

“上清”源自道教“三清”概念(玉清、上清、太清),指神仙居所,故多地道觀以此為名,象征神聖性。需注意具體語境區分所指地點。

如需更詳細曆史或現存遺迹信息,可參考地方志或道教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波吒采地成操誠謝串并聯春江花月夜辭屈掂提棟鄂部冬訓多大犯的上富礦缟帶骾樸汩淈過長哈哈鏡荒張會友家事學校疥癬之疾結餘潔濁揚清盡盡踡卧峻诋髡鬝累累如珠涼榻燎竈烈火幹柴噜蘇毛啬綿甲黏液凝然跑車平平淡淡乞索兒弱弄殺鷄取卵時輪收拊受名四海承風算帳隨軍特殊環境天生地設頹顔亡征尉悅五兵佩巫婆無天無日霞嶺相支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