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頹顔的意思、頹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頹顔的解釋

亦作“頺顏”。衰老的容貌。亦借指老年人。 唐 駱賓王 《于紫雲觀贈道士》詩:“羽蓋徒欣仰,雲車未可攀。隻應傾玉醴,時許寄頽顔。” 唐 武元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禦歸朝》詩:“歲月不堪相送盡,頽顔更被别離凋。” 宋 歐陽修 《送張生》詩:“一别相逢十七春,頽顔衰髮互相詢。” 宋 朱熹 《石馬斜川之集分韻賦詩得燈字》:“頺顔感川徂,稚齒歡年增。”


穨顔:猶衰顔。容顔衰老。 清 姚鼐 《一青仲孚往金陵訪屬耕南三丈消息》詩:“城中前輩盡穨顔,混迹 劉伶 尚閉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頹顔”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含義

  1. 面容憔悴、神情消沉
    指因困苦、挫折或失意導緻的面部憔悴和精神萎靡狀态。例如形容人在困境中失去信心或心灰意冷時的樣貌。
    例句:影片中主角卸去豔妝後的“頹顔”,映射了命運的殘酷(出自)。

  2. 容顔衰老或借指老年人
    指因年齡增長或疾病導緻的容貌衰老,也可代指老年人。例如唐代駱賓王詩句“時許寄頽顔”及宋代歐陽修“頽顔衰髮互相詢”均用此意。

二、使用場景

三、詞源解析

“頹”本義為墜落(如“泰山其頹乎”),引申為衰敗;“顔”指面容,組合後強化了從外到内的消沉意象(參考對“頹”的解讀)。


可通過權威字典網站(如漢典、查字典)進一步查閱古籍例證及詳細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頹顔

頹顔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作動詞或名詞,形容人表情憔悴、無精打采,面容失去生氣、倦怠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頹顔的部首是顔(顔字的意思是臉),由“彡”和“餘”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15,其中顔字部分筆畫數為11。

來源

頹顔最早出現于《明史·李贽傳》中,形容李贽喪妻後面容憔悴。後來逐漸在文學作品中廣泛使用。

繁體

頹顔的繁體字為頹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頹顔有時寫作頽顔。

例句

1. 他因長時間奮鬥工作而頹顔不堪。
2. 每日的艱辛生活讓他頹顔倦容。
3. 面對失敗和困難,他無法掩飾頹顔之色。

組詞

頹廢、頹喪、頹敗、頹勢、頹靡

近義詞

倦容、倦怠、憔悴

反義詞

神采奕奕、精神煥發、容光煥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