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慮無思的意思、無慮無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慮無思的解釋

猶言無憂無慮。《魏書·李骞傳》:“放言肆欲,無慮無思。”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無慮無思”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wú lǜ wú sī(注音:ㄨˊ ㄌㄩˋ ㄨˊ ㄙ),其核心含義是無憂無慮,沒有任何憂愁和顧慮。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1. 詞義
    形容心境豁達,不因外界事物而煩惱,完全處于放松、自在的狀态。

  2. 近義詞
    無憂無慮、無牽無挂、逍遙自在。


出處與典故

  1. 文獻來源
    • 最早可追溯至《周易·系辭下》:“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緻而百慮。”
    • 《魏書·李順傳》中明确使用:“放言肆欲,無慮無思。”
    • 另有觀點認為與《莊子·天地》中“德人者,居無思,行無慮”的思想相關。

用法與示例

  1. 語法功能
    通常作謂語、定語,用于描述人或心境。

  2. 示例

    • 元代尹志平《減字木蘭花》:“山林縱卧,無慮無思真快活。”
    • 現代用法:退休後,他過着無慮無思的生活,每日讀書垂釣。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易》《魏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搜狗百科、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慮無思

無慮無思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沒有煩惱和雜念。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拆分部首:無(無字旁)+ 慮(虍字旁)+ 無(無字旁)+ 思(心字旁)

筆畫:無(1畫)+ 慮(6畫)+ 無(1畫)+ 思(9畫)= 17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無用之用》一篇。在這篇文章中,莊子談到無所用之用的理念,強調了無欲無憂的境界。後來,人們引申出了無慮無思這個成語。

無慮無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無慮無思」。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虍」字旁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是由兩個「兒」字旁組成的。

例句:

他的心境淡泊甯靜,無慮無思,總是給人一種輕松自在的感覺。

組詞:

- 慮:思慮、放慮、顧慮

- 思:深思熟慮、默思、揣思

近義詞:無憂無慮、無思無慮

反義詞:憂心忡忡、雜念叢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