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無憂無慮。《魏書·李骞傳》:“放言肆欲,無慮無思。”
“無慮無思”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wú lǜ wú sī(注音:ㄨˊ ㄌㄩˋ ㄨˊ ㄙ),其核心含義是無憂無慮,沒有任何憂愁和顧慮。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
形容心境豁達,不因外界事物而煩惱,完全處于放松、自在的狀态。
近義詞
無憂無慮、無牽無挂、逍遙自在。
語法功能
通常作謂語、定語,用于描述人或心境。
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周易》《魏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搜狗百科、漢典)。
無慮無思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沒有煩惱和雜念。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拆分部首:無(無字旁)+ 慮(虍字旁)+ 無(無字旁)+ 思(心字旁)
筆畫:無(1畫)+ 慮(6畫)+ 無(1畫)+ 思(9畫)= 17畫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莊子·無用之用》一篇。在這篇文章中,莊子談到無所用之用的理念,強調了無欲無憂的境界。後來,人們引申出了無慮無思這個成語。
無慮無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無慮無思」。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虍」字旁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是由兩個「兒」字旁組成的。
例句:
他的心境淡泊甯靜,無慮無思,總是給人一種輕松自在的感覺。
組詞:
- 慮:思慮、放慮、顧慮
- 思:深思熟慮、默思、揣思
近義詞:無憂無慮、無思無慮
反義詞:憂心忡忡、雜念叢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