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黎 與 三苗 的關稱。《國語·周語下》:“王無亦鑒於 黎 苗 之王,下及 夏 商 之季。” 韋昭 注:“ 黎 , 九黎 ; 苗 , 三苗 。”《文選·曹植<七啟>之八》:“惠澤播於 黎苗 ,威靈震乎無外。” 呂向 注:“ 黎 , 九黎 也。 少昊 , 九黎 亂德。 苗 , 三苗 也。 舜 時, 三苗 不修道,命 禹 征之。”
(2).黎民,民衆。《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李賢 注引《廣雅》:“苗,衆也。”《新唐書·柳澤傳》:“安宗社于已危,振黎苗之将溺。”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黎苗》:“若 秦 楚 強鬩震撲,胎籍三正,播其虐於黎苗…… 司馬溫公 曰:‘黎苗,民也。’餘案《廣韻》黎、苗二字皆訓衆也。”
“黎苗”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化背景綜合理解:
九黎與三苗的并稱
指上古時期兩個重要部落聯盟。九黎為蚩尤部落後裔,三苗是堯舜禹時期南方部落,常被視為中原文明的對抗者。如《國語·周語下》記載:“王無亦鑒於黎苗之王”,韋昭注“黎,九黎;苗,三苗”。
泛指民衆
引申為“黎民百姓”,如《後漢書》中“損膳解驂,以贍黎苗”,此處“苗”通“衆”,指普通民衆。
海南黎族與苗族的合稱
海南島是黎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兩族文化共同構成海南獨特的民族文化景觀。例如:
“黎苗”從古代部族名稱演變為民族融合的象征,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性。若需深入了解其非遺技藝(如黎族鑽木取火、織錦)或曆史淵源,可參考權威來源。
《黎苗》是一個詞,它的意思是指中國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等地。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黾(mǐ)和艹(cǎo)。黾部表示動物,艹部表示植物。
黎苗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左傳·莊公四年》中。在繁體字中,黎字的寫法為漢。在古時候,黎字的寫法為黍旁加冬,而苗字的寫法為草字頭加冒。這兩個字分别代表了黎苗族的特點,黎族主要以糧食種植為生,而苗族主要以山地農耕為主。
以下是一些關于黎苗的例句:
一些與黎苗相關的組詞包括:黎族、苗族、山地農耕、少數民族等。
黎苗的近義詞可以是苗黎,反義詞則可以是漢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