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名。産 洞庭湖 一帶。《人民日報》1974.12.15:“一九七一年春, 小楊 聽水産收購站的同志談起了 洞庭 水鄉出産的才魚。這種魚,是人民群衆喜愛的食用魚,在國際市場上也很有名。可是才魚是一種吃魚的野魚,素有‘魚霸’之稱。”
“才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權威性和使用場景進行區分:
基本特征
才魚是淡水肉食性魚類,主要産自洞庭湖一帶,學名可能為黑魚(烏鳢)。其肉質細嫩鮮美,經濟價值高,是受歡迎的食用魚,在國際市場也有知名度。
生态習性
被稱為“魚霸”,以其他小型魚類為食,性情兇猛且狡猾,遇險時會裝死逃生。
營養價值
富含蛋白質、鈣、磷、維生素B族等,適合炖湯,具有滋補調養作用。
少數資料(如)提到“才魚”是成語,比喻“人才被埋沒或未得到合理利用”,但此解釋在其他權威來源中未見佐證,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或誤用。
如需更多生物學信息,可參考《人民日報》1974年的相關報道(來源)。
才魚(cái y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具有才華的人才。才指的是個人的才能和能力,魚則象征着財富和吉祥。
才魚的部首是扌(手部)和魚(魚類部首),共有10個筆畫。
才魚是經過簡化的漢字,它的繁體形式為才魚。
在古時候,才魚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形狀和現代簡化字差别不大。
他是一條才魚,擅長多種藝術形式。
才氣、才情、魚躍、魚龍混雜、魚貫而入。
才華橫溢、才具出衆、才能卓越。
庸才、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