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晷的意思、刻晷的詳細解釋
刻晷的解釋
指短暫的時光。 明 高攀龍 《諸延之先生七十序》:“自吾事 延之 以來,見其巨細,期會刻晷不移。”
詞語分解
- 刻的解釋 刻 è 雕,用刀子挖:刻本(雕版印成的書本)。刻石。刻字。刻闆。刻舟求劍。 古代用漏壺記時,一晝夜共一百刻。今用鐘表計時,一刻等于十五分鐘:五點一刻。 時間:此刻。即刻。頃刻(極短時間)。時刻。刻不容
- 晷的解釋 晷 ǐ 日影。 〔日晷〕按照日影測定時刻的儀器。亦稱“日規”。 時間:日無暇晷。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刻晷”是一個古典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釋義與讀音
- 拼音:kè guǐ
- 注音:ㄎㄜˋ ㄍㄨㄟˇ
- 詞義:指短暫的時光。
2.字詞解析
- “刻”:古代時間單位,原指漏壺計時(一晝夜分一百刻),後演變為現代“15分鐘一刻”。
- “晷”:本義為日晷(測日影計時工具),引申為時間、光陰。
兩字組合後,通過具象的計時工具代指抽象的時間短暫性。
3.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高攀龍《諸延之先生七十序》:
“自吾事延之以來,見其巨細,期會刻晷不移。”
句中以“刻晷不移”形容時間精準、分秒不差,側面體現對短暫光陰的重視。
4.使用特點
- 語境:多用于古典文獻或正式文體,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 近義詞:片刻、須臾、俄頃(注:搜索結果未明确提及,此處為合理補充)。
- 結構:“刻”為左右結構,“晷”為上中下結構。
5.權威性說明
綜合多來源信息,(漢典)和(愛站工具)為高權威性來源,明确釋義并引用古籍;(單詞乎)進一步佐證文獻用例。低權威性網頁(如、6)補充了拼音和結構分析,但核心釋義與權威來源一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刻晷的意思
刻晷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制作和使用日晷的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刻晷的部首是刂,全字共10筆。
來源和繁體字
刻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晷是指日晷,是一種古老的時間測量儀器。刻則表示制作和雕刻。繁體字中的刻晷為「刻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然而刻晷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并無太大區别。
例句
他專注地刻着晷,為村民提供準确的時間。
在古代,人們用刻晷來測量時間。
組詞
刻石、刻畫、刻字、刻意
近義詞
制晷、刻日晷
反義詞
讀晷、觀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