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寂絕的意思、寂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寂絕的解釋

謂空無所有。 南朝 梁 何遜 《為衡山侯與婦書》:“路邇人遐,音塵寂絶。”《敦煌變文集·秋胡變文》:“澗谷紆迴,深磎交結,鳥道不通,人蹤寂絶。” 宋 曾鞏 《食梨》詩:“貧齋分寂絶,塵抱徒噎嘔。”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七》:“後者是徘徊于有無生滅之間的文人,對于人生,既憚擾攘,又怕離去,懶于求生,又不樂死,實有太闆,寂絕又太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寂絕”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其釋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

一、基本含義

  1. 極度的寂靜與孤寂
    由“寂”(寂靜)和“絕”(斷絕)組合而成,形容環境或心境處于毫無聲息、孤絕無依的狀态。例如形容深山幽谷中“鳥道不通,人蹤寂絕”,或描述與親友音信隔絕的“音塵寂絕”。

  2. 空無所有的虛無感
    引申為事物或情感的完全消失、空無所有。如宋代曾鞏詩中“貧齋分寂絕”表達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匮乏,魯迅則用“寂絕又太空”暗指文人徘徊于生死之間的虛無心态。

二、使用場景與文學引用

三、語義關聯

如需更深入的古典文獻例證或現代用法分析,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寂絕

寂絕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宀(mián)和肄(yì)。宀是“宀字旁”,表示室内、屋頂的意思,肄表示思考、側重的動作。寂絕的總筆畫數為12。

寂絕一詞來源于古籍《莊子·平原》:“寂剌剌然寡歡,常索常災。”其中,“寂剌剌然”即寂絕。寂絕一詞形容的是内心的寂寞和孤獨,失去了歡樂和安甯。

在繁體字中,寂絕的寫法為 “寂絶”。

根據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寂絕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文中,“絕”字形的右側有一個額外的偏旁,“丐”(gài)。所以古代的寫法為“寂絶”,與現代略有差異。

以下是關于“寂絕”一詞的例句:

1. 他的無言寂絕讓我無法進一步接觸他的内心世界。

2. 這片荒蕪的土地給人一種寂絕的感覺,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機和希望。

組詞

寂然、寂寥、寂靜、絕望、絕對、絕路

近義詞

孤寂、寂寞、凄涼、冷落

反義詞

歡樂、熱鬧、興奮、溫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