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掃地的意思、掃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掃地的解釋

(1) [sweep the floor]∶用掃帚等清掃地面

(2) [be shorn of…;be dragged in the dust]∶比喻名譽、威信等全部喪失

威信掃地

詳細解釋

(1).打掃地面。《孔子家語·緻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掃地,将以享祭。” 宋 蘇轼 《拟進士對禦試策》:“兔首瓠葉,可以行禮;掃地而祭,可以事天。”《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這家人們知道老爺回來,前幾天就收拾鋪設掃地焚香的預備停妥。”

(2).比喻除盡;丢光。《文選·揚雄<羽獵賦>》:“軍驚師駭,刮野掃地。” 李善 注:“言殺獲皆盡,野地似乎掃刮也。” 宋 費衮 《梁谿漫志·行卷》:“士之自處既輕,而先達待士之風,至此亦掃地矣。” 吳組缃 《山洪》三二:“保長告發了他,使他信譽掃地。”

(3).比喻全部,盡數。 南朝 梁簡文帝 《答穰城求和移文》:“所以皇略北征,事同拯溺,愍百姓之未安,傷一物之失所。故餘民襁負,掃地來王。”《舊唐書·李百藥傳》:“及 大業 嗣 文 ,世道交喪,一時人物,掃地将盡。”《明史·孫鑨傳》:“其流及於 楊巍 ,至 劉希孟 、 謝廷寀 而掃地盡矣。” 嚴複 《原強》:“兵連不及周年,公私掃地赤立,舉債而外,尚不能無擾閭閻,其財之匱也又如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掃地”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字面意義

指用掃帚清除地面垃圾或灰塵的日常行為,屬于基本生活動作描述。例如:“清晨掃地是許多家庭的衛生習慣”。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曲禮上》“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其塵不及長者,以箕自鄉而扱之”,可見古代已形成規範化的清掃禮儀。

二、比喻意義

引申為名譽、尊嚴等抽象事物完全喪失的狀态,含貶義色彩。如《晉書·儒林傳論》“若仲甯之清貞守道,文祖之默默通玄,皆有名無實,純風掃地”,此處的“掃地”即指道德風氣的徹底敗壞。現代用例可見茅盾《子夜》中“這家百年老店的信譽竟因假貨事件而掃地以盡”。

語源演變

“掃”字甲骨文作手持掃帚形,《說文解字》釋為“棄也,從土從帚”,段玉裁注“以帚去穢,本用帚而後為凡除穢之稱”。這種從具體清潔動作到抽象概念喪失的語義擴展,體現了漢語詞彙發展的隱喻規律。


注:文中對應《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對應《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應《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因平台限制不展示具體鍊接,文獻版本信息可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官網檢索确認。

網絡擴展解釋

“掃地”一詞的含義可以從字面和比喻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意義
    指用掃帚等工具清除地面上的灰塵、垃圾,保持環境整潔的行為。這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清潔活動,常見于家庭、公共場所的衛生維護。

  2. 比喻意義
    多用于形容某種狀态或價值的徹底喪失,常見搭配包括:

  1. 語言擴展
    現代隨着科技發展,“掃地”的工具從傳統掃帚擴展到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智能設備,但核心語義未變。部分方言中“掃地”也可能引申為“徹底清除”(如“把壞習慣掃地出門”)。

若需了解特定語境下的用法,可提供例句進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贲赉不值一顧乘涼瘳損詞筒村齋答蕃書玳瑁班倒亂低賤帝韶放鷹逐犬風月無涯附婁改操宮錦紅宮庭音樂恭桶逛悠化化箋荒親扈跸講訂交格攪鬧嬌嚬靜落盡全力金印記窘懾疾日祭田咎由自取積祉墾區口琴來往往煉鐵烈缺李公麟隆熾腦殘诮姗認得破觞飲試劑書呈書劍飄零孫弘桃門特贊倜傥通堙屯壁五經笥五量店祥流小指頭霞區隙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