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ve only oneself to blame] 由于本身的原因而遭受懲處
罪過或災禍由自己招緻。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中:“引盜入室,咎由自取。” 魯迅 《且介亭雜文·論俗人應避雅人》:“但 祢正平 天天上門來罵他( 曹操 ),他也隻好生起氣來,送給 黃祖 去‘借刀殺6*人’了。 祢正平 真是‘咎由自取’。” 王西彥 《人的世界》:“哥哥常說我是一根刺藤,别人怕親近我,我的失敗是咎由自取。”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咎由自取漢語 快速查詢。
“咎由自取”是一個漢語成語,指因自身過錯或行為不當而招緻災禍、懲罰或不良後果,含貶義,強調責任完全在于自己。以下是詳細解析:
該成語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因果報應”“自我負責”的觀念,強調人需對自身行為負責()。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查看搜狗百科及查字典等來源。
《咎由自取》是一個成語,意為因為自己的過錯或錯誤行為而受到應有的懲罰或厄運。
成語《咎由自取》的部首是口(kǒu),共有11個筆畫。
《咎由自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
《咎由自取》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咎由自取”,拆分部首和筆畫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成語《咎由自取》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拆分部首和筆畫保持一緻,但是字形可能有些許差異。
1. 他知道他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但還是繼續堅持,最終咎由自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 這個人觸犯了法律,但他卻沒有感到悔過,結果他終究會因自己的行為咎由自取。
1. 自不量力(指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 2. 自作自受(做了不好的事情後,自己承受不好的結果) 3. 咎由自取(因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而自己承受應有的責罰) 4. 自掘墳墓(自取滅亡,自己給自己帶來麻煩) 5.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種下的果實,承受自己造成的惡果)
1. 自取滅亡 2. 自作自受 3. 自掘墳墓 4. 自助者天助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庇護有緣(指得到他人的庇護和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