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狶膏的意思、狶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狶膏的解釋

豬的脂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所以為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 司馬貞 索隱:“狶膏,豬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狶膏(xī gāo),古漢語詞彙,特指野豬的脂肪或油脂。其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闡述:


一、核心釋義與字源

“狶”為“豨”的異體字,古指野豬(《說文解字·豕部》:“豨,豕走也”);“膏”即動物脂肪。故“狶膏”本義為野豬體内熬制的油脂。此稱多見于先秦至漢代文獻,如《莊子·外物》載“狶膏棘軸”(野豬油塗于棗木車軸),喻指徒勞無功之舉 。


二、文化應用與典故

  1. 工藝用途

    古代将狶膏作為潤滑劑或塗料,如《淮南子·說山訓》提及“膏以狶膏”,說明其用于器械防鏽、減少摩擦 。

  2. 隱喻象征

    “狶膏”因易溶特性,常被引申為“易消散之物”。如《論衡·狀留篇》以“狶膏之僞火”比喻虛妄不實 。


三、醫學價值(本草記載)

傳統醫學視野豬油脂為藥用材料。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載:

“野豬膏,主煉淨服之,治風腫瘡毒” 。

明代《本草綱目·獸部》進一步明确其“潤肌膚,療燙傷”的功效,并記錄外用敷治皴裂的方劑 。


權威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2. 《莊子集釋》(郭慶藩輯,中華書局)
  3. 《淮南子校釋》(張雙棣校注,北京大學出版社)
  4. 《本草經集注》(尚志鈞輯校,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5. 《本草綱目》(劉衡如校注,人民衛生出版社)

: 許慎撰,段玉裁注.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 郭慶藩. 《莊子集釋》. 中華書局, 2004.

: 張雙棣. 《淮南子校釋》.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

: 陶弘景著,尚志鈞輯校. 《本草經集注》.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 李時珍著,劉衡如校注. 《本草綱目》.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5.

(注:因古籍原版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為準;部分研究文獻可于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中華古籍資源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狶膏”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釋義

“狶膏”指豬的脂肪,即豬脂。該詞由“狶”(同“豨”,古稱豬)和“膏”(動物脂肪)組成,常見于古籍中。例如《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提到“狶膏棘軸,所以為滑也”,司馬貞在注釋中明确解釋為“豬脂”。

2.用途與引申義

古代用豬脂潤滑器物(如車軸),但《史記》中的例子也暗含局限性:“狶膏雖能潤滑,卻無法讓方孔圓軸靈活運轉”,比喻事物需適配才能發揮作用。

3.相關詞彙辨析

4.注意事項

若查詢目的是藥用油脂,需注意“狶膏”與“貒膏”的區别,避免混淆。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專業資料進一步确認。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或醫學應用,可參考《史記》及中醫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唉聲歎氣白酇榜服謗讦勃然作色不平等條約禅源赪蟞乘旦鋤耨祠祀毳囊地塄頂門立戶多助鰐溪夠着光落落過差孤聖鲎珠滑缗忽兒回面虎躍豭貜極惡窮兇赍赉靖領稽颡膜拜紀遊句星凱定忾惜狼狠令德鸾花魯史慢動作慢性谧安貧氣锓梓栖拙人物頭山彎邵圃社隊使惡實秀私帑松石天臨天資雄厚髫辮鐵幕剸刦托陰為淵驅魚,為叢驅爵無所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