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米粟的意思、米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米粟的解釋

米和粟。泛指糧食。《墨子·魯問》:“殺其人民,取其牛馬狗豕、布帛米粟貨財,則何若?”《孟子·公孫丑下》:“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書·費誓》“我惟征 徐戎 ,峙乃糗糧” 唐 孔穎達 疏:“預貯米粟謂之儲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米粟”是漢語中表示糧食作物的複合詞,具有以下詳細釋義:

一、基本釋義 “米粟”指代可食用的谷物類糧食,特指去殼後的稻米與未去殼的小米。《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泛指糧食”,在古漢語中常作為五谷總稱使用,如《孟子·盡心》中“粟米之征”即指糧食稅賦。

二、字義分解

  1. 米:《說文解字》釋為“粟實也”,本指粟粒脫殼後的籽實,後引申為稻米。字形象粟粒瑣碎縱橫之狀。
  2. 粟:甲骨文象禾穗成熟之形,《齊民要術》記載為“五谷之長”,原指北方旱作谷物,秦漢後逐漸特指小米。

三、曆史語義演變 先秦文獻中“米粟”多指粟類作物,如《戰國策·齊策》載“米粟非不多也”。漢代隨着水稻種植擴展,語義逐漸涵蓋稻米,如《鹽鐵論》稱“江南之金錫、米粟”。唐宋詩詞中常見“米粟”指代軍糧儲備,如杜甫《昔遊》詩“倉廪米粟陳”。

四、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着農耕文明的價值符號,《漢書·食貨志》強調“米粟者,民之司命也”,反映古代社會對糧食安全的重視。在成語體系中出現于“米粟之征”“粟紅貫朽”等典故中,象征國家經濟命脈。

網絡擴展解釋

“米粟”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米粟指米和粟的合稱,泛指糧食。其中,“米”通常指稻米或其他谷物脫殼後的籽粒,“粟”則指小米或未脫殼的谷粒。

二、出處與引證

  1. 古代文獻:
    • 《墨子·魯問》提到“布帛米粟貨財”,強調糧食作為重要物資。
    • 《孟子·公孫丑下》中“米粟非不多也”,借糧食儲備反映國力強弱。
  2. 後世注解: 唐代孔穎達在《書·費誓》疏中解釋“預貯米粟謂之儲峙”,說明古代對糧食儲備的重視。

三、現代用法

現代語境中,“米粟”仍保留其本義,多用于書面或曆史描述。例如:

四、綜合釋義

該詞通過具體谷物代指廣義的糧食,常見于強調民生、戰争儲備或經濟資源的語境中。其核心意義古今一緻,未發生明顯演變。

别人正在浏覽...

白及拜擢蔽日遮天參究嘈嚷長太息臭老九除月村勢煞膽礬丹雪第二聲頂槅風媧分號傅父官瘾毫不動搖豢畜化轉虎吏檢按角兵賈市計出無奈擊奪蹐蹐經濟作物靜脈曲張幾兆奎垣菎蕗赉假類新星變星麗康醽醁戮撻率禦馬回子冒濁馬羊劫暖姝盤虵潛能谯樓清殄晴雨傘起油三好二怯沙堿地上棟下宇市井子石蕊試紙侍使術家束手旁觀榫頭忘恩負義下鼎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