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桑柘的意思、桑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桑柘的解釋

(1).桑木與柘木。《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無伐桑柘,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二:“而先植桑柘已成,蠶絲之利,甲於東南,迄今尤盛。” 元 張養浩 《寨兒令·綽然亭獨坐》曲:“楊柳風微,苗稼雲齊,桑柘翠煙迷。” 清 周亮工 《樵川城中》詩:“林邊桑柘好,何地認烽煙。”

(2).指農桑之事。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惟思滌瑕垢,長去事桑柘。” 清 黃宗羲 《鄭蘭生八十壽序》:“先生沉名於桑柘,弋者何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桑柘”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重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植物學定義
    指桑木與柘木兩種樹木。

    • 桑木:即常見的桑樹,葉可養蠶,果實為桑葚。
    • 柘木:落葉小喬木,樹皮呈薄片狀剝落,葉卵形或倒卵形,果實為聚花果,成熟時呈橙紅色。其適應性強,耐幹旱瘠薄,常見于山脊石縫中。
  2. 引申含義
    代指農桑之事,即古代與耕種、紡織相關的農業生産活動。如唐代韓愈詩句“長去事桑柘”即用此意。


二、讀音與常見誤讀


三、文化意象

桑柘常見于古詩文中,象征田園風光或農耕生活。例如:


四、擴展說明

如需更全面的植物學描述,可參考搜狗百科及漢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桑柘

桑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桑:木(木字旁)+ 又(又字底)共有8畫

柘:木(木字旁)+ 者(者字底)共有9畫

來源與繁體

桑柘的來源比較複雜,一種說法是指中國古代儒家學派中的一種植物。這種植物在古代被用來象征高尚品德和儒家思想。另一種說法是指中國古代一種常見的樹木。它的木質堅硬,可以用來制作家具和器具。

在繁體字中,桑柘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具體到桑柘這個詞,桑的古時寫法是“傷”,柘的古時寫法是“聶”。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寫法發生了變化。

例句

1. 他是一棵桑柘,品德高尚。

2. 這個木匠用桑柘制作了一把精美的木椅。

組詞

桑葉、柘木、柘樹、桑園、桑蠶

近義詞

百忍、冬青、百始

反義詞

羲和、染缸、機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