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昆侖山 。多借指仙境。 南朝 梁 王僧孺 《贈顧倉曹》詩:“ 洛陽 十二門,樓闕似 西崑 。” 唐 王績 《遊仙》詩:“心疑遊北極,望似陟 西崑 。” 宋 範成大 《浮丘亭》詩:“ 西崑 巉絶不可至,東望 蓬萊 愁 弱水 。”
(2).指 崦嵫山 。《文選·沉約<和謝宣城>》:“牽拙謬東汜,浮惰及西崑。” 李善 注:“西崑謂 崦嵫 ,日之所入也。” 清 吳偉業 《朝日壇次韻》:“即今東汜西崑處,盡入銅壺倒景殊。”
(3).指西方 昆侖群玉 之山。相傳是古代帝王藏書之地。 唐 上官儀 《為朝臣賀涼州瑞石表》:“詳觀帝籙,披冊府於 西崑 。”
(4).見“ 西崑體 ”。
“西昆”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語境具體分析。以下是該詞的主要解釋及來源梳理:
指昆侖山
古代常借指仙境或神秘之地。如唐代王績《遊仙》詩“望似陟西昆”即用此意象。宋代範成大詩中“西崑巉絶不可至”也以昆侖象征遙不可及的神域。
指崦嵫山
崦嵫山在神話中是日落之處,如《文選·沈約》有“浮惰及西崑”之句,暗喻時光流逝。
帝王藏書之地
《漢書》載“西昆”為西方昆侖群玉之山,傳說為古代帝王藏書處,唐代上官儀曾引此典。
“西昆”的核心含義集中于神話地理(昆侖山、崦嵫山)及文學流派(西昆體),其他釋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建議優先參考高權威文獻如《漢典》《文選》等。
西昆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西邊的親屬或朋友,通常在山西、陝西等地方使用。它可以指親戚、朋友或同鄉。
西昆的部首是虍,虍是一個獨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虎有關的事物。西昆的總筆畫數為15劃。
西昆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記載于《左傳·宣公十四年》:“蔔親戚,益西昆而後益他鄉,搏下車之反,亦以西昆山之也。”意思是預測親戚的情況,如果西邊的親戚發展得好,就預測自己也會有好的前程。
西昆的繁體字是「西崑」,在台灣和香港地區使用較為常見。
在古代漢字書法中,西昆的字形可能會略有不同。例如,西字可能寫作「襲」,昆字可能寫作「崑」,表示相同的意思。
1. 他們是我西昆,我們之間有着血濃于水的親情。
2. 我和他是同鄉,是西昆。
3. 他是我最親近的西昆,我們一起長大。
組詞:西昆兄弟、西昆姐妹
近義詞:西家、西道
反義詞:東昆、南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