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綠肥紅瘦。形容葉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歸田》:“況當殘春初夏之時,正值暗緑稀紅之候,頓起愁緒,怎消悶懷?”
“暗綠稀紅”是一個描繪暮春景象的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形容暮春時節綠葉繁茂而紅花凋零的景象,字面指綠色深暗、紅色稀疏,隱喻春光将逝、時光流轉的感傷之情。
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對時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常見于古典詩詞中的傷春主題。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5)的原文及分析。
《暗綠稀紅》是一個描述色彩的詞語,用來形容一種顔色的混合。其中,暗綠指的是帶有一定深度的綠色,而稀紅則表示呈現淡紅色的特點。
《暗綠稀紅》的拆分部首是“艸”和“糸”,艸是表示植物的部首,糸是表示絲的部首。其中,艸部的拆分筆畫為3,糸部的拆分筆畫為6。
《暗綠稀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的古代文學作品中,描述了自然界和物品的顔色。在繁體中,這個詞的寫法為「暗綠稀紅」。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暗綠稀紅》以古時候的寫法為例,可以寫作「暗綠稀紅」。
1. 這幅畫用了暗綠稀紅的配色,非常具有古典風格。
2. 在秋天的樹林中,可以看到暗綠稀紅的葉子,非常美麗。
與《暗綠稀紅》相關的組詞包括:
1. 暗綠:形容深色的綠色。
2. 綠稀:形容綠色帶有稀薄、淺淡的特點。
3. 稀紅:形容紅色帶有稀薄、淺淡的特點。
近義詞:
1. 暗綠淺紅
2. 高綠深紅
反義詞:
1. 明綠濃紅
2. 亮綠厚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