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陳撄甯的意思、陳撄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陳撄甯的解釋

(1880-1969)道教學者。號圓頓子,安徽懷甯人。少讀古籍醫書,研老莊道家之學。後曆遊九華、武當、崂山等名山勝迹。三十八歲後常居上海,任仙學院教授,主編道學雜志,曾研讀道藏,寫出部分道藏目錄、索引及道書多種,對中醫理論也有研究和著述。建國後,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會長。著有《黃庭經講義》、《孫不二女丹詩注》、《靜功療養法》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陳撄甯(1880-1969)是中國近現代著名道教理論家、養生學家和國學研究者,其名字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從漢語詞典角度解析,“陳”為姓氏,源自周代陳國公族;“撄”字本義為擾亂、糾纏,《說文解字》釋作“迫也”,後引申為接觸、觸動的哲學概念,如《莊子·在宥》雲“撄甯也者,撄而後成者也”;“甯”字取安甯、清淨之意,源自《爾雅》中“安也”的釋義。組合而言,“陳撄甯”三字蘊含“在紛擾中求取内心澄明”的道家思想精髓,與其畢生倡導的“仙學”理論相呼應。

作為中國道教協會第二任會長,陳撄甯緻力于道教典籍整理與理論創新,提出“仙學應獨立于宗教之外”的學術主張。他在《道教與養生》中系統闡釋了道教内丹修煉與中醫養生的關聯性,主張通過“性命雙修”實現身心健康,這一理論被《中華道教大辭典》列為近代道教研究重要成果。其著作《黃庭經講義》結合《黃帝内經》醫理,開創性地将道教修煉術轉化為可操作的養生方法,相關論述收錄于《道藏精華》現代卷。

在學術傳承方面,陳撄甯培養的弟子如胡海牙等成為當代道教研究的中堅力量。2008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陳撄甯文集》,完整收錄其手稿、信劄及未刊文獻,被《二十世紀中國學術要籍大系》評價為“近代道教思想轉型的關鍵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

陳撄甯(1880-1969)是中國近現代道教領袖人物、仙學創始人,其名字與生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以下從多角度詳細解釋:

一、姓名由來

  1. 原名與改名
    本名元善、志祥,後因崇尚道家思想,取自《莊子·大宗師》“撄甯者,撄而後成者也”一句,改名“撄甯”。

  2. 哲學含義
    “撄甯”出自《莊子》對修養境界的闡釋:“撄,擾動也;甯,寂靜也。動而常寂,雖撄而甯者也”。意為經曆紛擾後歸于甯靜,體現道家“動中求靜”的修行觀。

二、身份與貢獻

  1. 道教地位
    被尊為“當代太上老君”“仙學巨子”,曾擔任中國道教協會會長,緻力于道教理論革新與傳承。

  2. 學術成就

    • 提出“仙學”理論,融合丹道、醫學與哲學,強調“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實踐精神。
    • 主持編纂《道藏》目錄與索引,整理道教經典。

三、著作與影響

代表作品包括《黃庭經講義》《靜功總說》《道教起源》等近30種,涉及丹道、養生、教理等領域,對中醫理論亦有研究。其思想至今在道教文化研究與實踐中占據重要地位。

四、生平背景

生于安徽懷甯書香世家,少時熟讀儒典,後因體弱研習仙道養生,遊曆九華、武當等名山,晚年常居上海從事道教教育與著述。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2、5、6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案視奧處逞谲承嗣吃一塹出列磁極摧圮擋闆地動山摧地震烈度度荒多半方向舵風肉高飛遠遁鬼島後母踐列攪家精甲殻家務事畸孤驚采絕豔扃鼏慨懑抗丁螂蟻蓮華燎漿盲信夢撒密疏木枋剽便疲殆蠯蠃啟白齊竽染惑入寶山而空回入閣傷殒少偶射界師相試作鎖子骨談興鐵石心挺崿退悔微忱五侯鲭五箭嘯吼小貉襲踞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