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染指的意思、染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染指的解釋

(1) [take a share of sth. one is not entitled to] 典出《左傳》:鄭靈公請大臣們吃甲魚,故意不給子公吃,子公很生氣,就伸出手指蘸了點湯,嘗嘗味道走了

子公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左傳·宣公四年》

(2) 後用以比喻插手以獲取不應得的利益

詳細解釋

(1).《左傳·宣公四年》:“ 楚 人獻黿於 鄭靈公 。 公子宋 (字 子公 )與 子家 将見, 子公 之食指動,以示 子家 ,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食大夫黿,召 子公 而弗與也。 子公 怒,染指于鼎,嘗之而出。”本謂用手指蘸鼎中黿羹,後用為典故。泛指品嘗某種食品。 唐 白居易 《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見憶》詩:“未暇傾巾漉,還應染指嘗。” 清 金人瑞 《道樹遣人送醬醋各一器》詩:“饞子背人先染指,老妻報我隻攢眉。”

(2).比喻分取利益。多指分取非分利益。 明 陶宗儀 《辍耕錄·論秦蜀》:“夫鼎足之説,始於 蒯通 。然 通 之説, 韓信 以此,猶有 漢 之一足。當 三國 時而為是説,則 獻帝 無復染指之望矣。” 清 無名氏 《亡國恨·協約》:“這三 韓 一塊土, 俄 人久欲染指。” ********* 《黨員須宣傳革命主義》:“ 廣西 一切幸福權利,祇 陸榮廷 一人享之,一家享之,一派享之, 廣西 同胞不能絲毫染指。”

(3).比喻參與做某種事情。 宋 蘇轼 《次韻水宮》:“高人豈學畫,用筆乃其天……丹青偶為戲,染指初嘗黿。” 明 薛岡 《天爵堂筆馀》:“七言律法度貴嚴,紀律貴整,音調貴響,不易染指。” 清 錢謙益 《<梅村先生詩集>序》:“餘老歸空門,不復染指聲律。” 朱自清 《<背影>序》:“至于戲劇,我更是始終不敢染指。我所寫的大抵還是散文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染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rǎn zhǐ,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含義

  1. 分取非分利益
    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不屬于自己的利益或好處,帶有負面評價。例如:“他試圖染指公司的核心業務,引發内部争議。”
  2. 插手或介入某件事
    多用于表示參與本不應涉及的事務。例如:“這場糾紛與他無關,他卻執意染指。”

二、典故來源

出自《左傳·宣公四年》:
鄭靈公宴請大臣吃甲魚,故意不賜予子公。子公憤怒之下将手指伸入鼎中蘸湯品嘗,隨後離去。後世以“染指于鼎”比喻強行介入或謀取不應得之利。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左傳》原文或權威詞典(如、7、12)。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染指的意思

染指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被壞事或者不良行為所染上,沾上了惡劣的影響。比喻受到負面影響而變得不好。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染指的部首是“水”,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染指》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文史通義·字類蟲》一書中,它是一個形容詞謂語短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受到不良事物的侵害,心靈受到污染。

繁體

繁體字為「染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作「染指」。

例句

1. 他這一世刻苦修行,沒有被塵世的誘惑所染指。

2. 年輕人應該遠離不良影響,以免染指。

組詞

1. 染病:被疾病所侵襲。

2. 染污:被污染。

3. 染患:染上疾病。

近義詞

1. 受累

2. 受害

3. 波及

反義詞

1. 率性

2. 不染

3. 不受其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