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志一緻。《三國志·吳志·魯肅傳》:“ 肅 請得奉命弔 表 二子……及説 備 使撫 表 衆,同心一意,共治 曹操 。”
“同心一意”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歸納如下:
基本含義
指衆人心志完全一緻,團結協作追求共同目标。該成語強調集體行動中思想與行動的高度統一。
出處與典故
源自《三國志·吳志·魯肅傳》。魯肅曾建議劉備聯合劉表舊部,“同心一意,共治曹操”,成為三國時期聯合抗曹的重要策略依據。
結構與用法
經典例句
延伸對比
該成語與“同心協力”“萬衆一心”含義相近,但更側重思想層面的高度統一,而非僅行動配合。
如需查看更多曆史用例或不同語境下的擴展解釋,可參考《三國志》原文或《漢典》等典籍。
《同心一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人們的心思、意願完全一緻,共同努力達到一個共同的目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同心一意的組成部分包括“心”、“一”、“意”三個字。其中,“心”是由“忄”(心部)和“小”(小字旁)組成,共4畫;“一”為一畫,意為“唯一”、“單一”;“意”是由“言”(言字旁)和“心”組成,共13畫。
來源:《同心一意》成語最早見于北宋陸遊的《破幽夢歌》:“同心一意四手翻,合力通功造化全”。後來成為流傳下來的經典用法,常用于描述團隊、集體等共同協作的精神。
繁體字:同心一意的繁體寫法為「衷心一意」。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同心一意的“心”字寫作「㣺」,有着古樸的風格,例如《紅樓夢》中的「心動」一詞即以古寫法“㣺動”表達。
例句:他們在團隊合作中,同心一意,共同打造了一個優秀的項目。
組詞:同心協力、一心一意、一心一德、齊心協力
近義詞:合心力、齊心合力、心往一處想、衆志成城
反義詞:各自為政、三心二意、意見分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