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染污 ”。
"染汙"是"染污"的異體寫法,二者含義相通,以下是綜合解釋:
一、寫法說明 "染汙"中的"汙"為"污"的異體字,《現代漢語詞典》已統一規範為"染污"()
二、基本詞義
三、應用場景 常見于宗教典籍、文學作品中,現代口語多使用"弄髒""污染"等通俗表達。在佛教典籍中特指煩惱、惡業等對真如本性的遮蔽,如《大乘起信論》所述"離念相者,等虛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異相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建議在正式書面表達中使用規範寫法"染污",若引用古籍原文則需保留原字。
《染汙》是一個動詞詞組,意為弄髒、玷污或被污染。它常用于描述物體被不潔淨的東西污染的情況。
《染汙》由兩個部首組成:
1. “染”字的部首為木,總共有9畫。
2. “汙”字的部首為水,總共有6畫。
《染汙》一詞來自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它的字義由“染”和“汙”兩個字組成,同時也展現了漢字的象形和表意特點。
《染汙》的繁體字與簡體字相同,都是“染汙”。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寫法有所不同。關于“染汙”這個詞的古代寫法如下:
1. “染”字的古代寫法:橫 於八 十九點
2. “汙”字的古代寫法: 氵㐬、或氵品
1. 她不小心将墨汁弄翻,染汙了桌布。
2. 這座古建築因為年久失修,牆面已經被雨水染汙。
3. 在工業化的過程中,大氣被廢氣染汙,導緻空氣污染嚴重。
與“染汙”相關的詞彙有:
1. 染色:使用染料将物體變色。
2. 染發:使用染發劑将頭發變色。
3. 染料:用于染色的色素。
與“染汙”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弄髒:使物體變得不幹淨。
2. 腐蝕:由于外界因素使物體表面産生變質。
3. 污損:因灰塵、污垢等造成物體失去原有的光潔和美觀。
與“染汙”相反的詞語有:
1. 潔淨:幹淨、清潔無污垢。
2. 純潔:沒有被污染或摻雜。
3. 清白:指沒有受到不正當行為的影響,無罪無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