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ry little] 形容數量少
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來不得半點虛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一星半點兒
形容極少。 唐 窦鞏 《尋道者所隱不遇》詩:“籬外涓涓澗水流,槿花半點夕陽收。” 宋 楊萬裡 《曉過皂口嶺》詩:“何時上到 梅花嶺 ,北望 螺峰 半點蒼。”《水浒傳》第四四回:“若上面有半點私心,天地誅滅。” 巴金 《‘五四’運動六十周年》:“有一次我十歲的兒子暈車,不巧吐了他一身,我們非常抱歉,可是他沒有露出半點厭煩的樣子。”
“半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否定強調
文學表達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半點”通過強調“極少量”來加強否定或描述細微狀态,兼具書面與口語表達功能。
《半點》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稍微、絲毫、一點點的意思。它強調事物的微小量度或微小程度。
《半點》的部首是“蔔”,總筆畫數為5。
《半點》最早來源于《荀子·性惡篇》:“性之不善也,亦不過半點耳。”意思是人的本性并不完全是壞的,隻有一點點的不好。
《半點》的繁體字為「半點」。
在古代,半點的部首“蔔”寫作“八”,它由下向上垂直畫一橫,再在橫的右上角畫一點,表示一個微小的量度或微小的程度。
1.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隻需要花半點時間就能解決。
2. 這個菜的辣度剛好,一點都不辣,非常適合我這種不太能吃辣的人。
3. 即使是半點風吹草動,他也能立刻察覺到。
半點有關的組詞有:半點鐘、半點音、半點兒皮等。
近義詞包括:一丁點、一點點、一線希望。
反義詞包括:滿點、大量、充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