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瀼瀼的意思、瀼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瀼瀼的解釋

(1) [heavily wet with dew]∶露水盛多

野有曼草,零零瀼瀼。——《詩·鄭風》

(2) [surge]∶波浪開合

瀼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文選·木華·海賦》

 

詳細解釋

(1).露濃貌。《詩·小雅·蓼蕭》:“蓼彼蕭斯,零露瀼瀼。” 毛 傳:“瀼瀼,露蕃貌。” 元 馬緻遠 《賞花時·掬水月在手》套曲:“古鏡當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漸多。” 明 楊珽 《龍膏記·寵賜》:“稱觴。瑞液瀼瀼,花源馥馥,春歸萬年枝上。” 胡熊锷 《生女慰内》詩:“瀼瀼冷露幽蘭茁,襟祝初傳莫喜悲。” 魯迅 《蓮蓬人》詩:“鷺影不來秋瑟瑟,葦花伴宿露瀼瀼。”

(2).波濤開合貌。《文選·木華<海賦>》:“驚浪雷奔,駭水迸集。開合解會,瀼瀼濕濕。” 李善 注:“瀼瀼濕濕,開合之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瀼瀼”是古漢語中形容露水濃重、豐沛的疊詞,讀音為ráng。在《詩經·鄭風·野有蔓草》的注釋中,該詞被解釋為“露珠肥大貌”,即露水凝結成珠且密集飽滿的狀态。例如原詩“零露瀼瀼”,既描繪了蔓草上露水濕潤成片、晶瑩欲滴的自然景象,也通過疊詞增強了音韻美和畫面感,與後文男女邂逅的清新氛圍相呼應。

參考現代譯文,“瀼瀼”常譯為“濕漉漉”或“露水濃重”,如“露落葉上濕難幹”,既保留原意,又更貼合白話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瀼瀼》的意思

《瀼瀼》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形容河流奔流的樣子,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瀼瀼》的部首是“水”和“白”,其中“水”是一個較為常見的部首。

《瀼瀼》的總筆畫數是20畫。

來源

《瀼瀼》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與古代文學作品《楚辭》中的《九章·瀼瀼》相關。《楚辭》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詩歌集,其中描繪了大量有關河流的景象和詩篇。

繁體

《瀼瀼》的繁體字形為「瀿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瀼瀼》的寫法是類似于現代的《瀼瀼》的,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江水瀼瀼,奔流不息。

2. 梧桐樹下,聽到了柔和的瀼瀼水聲。

組詞

1. 瀼水:形容河流中的水流。

2. 瀼瀼淚:形容眼淚如河水般不停流下。

近義詞

1. 潺潺:形容水流聲。

2. 嘩嘩:形容水流音。

反義詞

寂靜:形容沒有聲音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