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任性而行。《禮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孔穎達 疏:“謂直肆己情而徑行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 飛伯 徑行不設機,久之為其下所忌。”
(2).猶徑自。《花月痕》第一回:“先生自知甚明,教人也還踏實,隻是将情字徑行抹煞。” 郭沫若 《天地玄黃·序<美術考古一世紀>》:“但不料原書寄到了,而校樣卻沒有寄我校對,便徑行出版了。”
小路與大道。《孫膑兵法·積疏》:“積疏相為變,盈虛相為變,徑行相為變,疾徐相為變,衆寡相為變,佚勞相為變。” 詹立波 注:“徑,小路,指捷徑。行,大道。”
徑行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依據權威詞典及文獻釋義如下:
指不繞道、不猶豫地直線前進或直接行動。
例證:
《禮記·曲禮上》載:“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 鄭玄注解說:“徑行,謂不避道旁。” 即指依規則直行而不避讓。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強調行為主觀隨意,不受外界約束或禮節限制,含一定貶義。
例證:
清代小說《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笑道:‘可見徑行之輩,一至于此!’” 此處批評行事恣意妄為之人。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在司法語境中,“徑行判決”指法院未經開庭辯論而直接作出裁決,屬程式簡化形式。
例證:
台灣地區《民事訴訟法》第453條規定,簡易訴訟案件可徑行判決,無需庭辯。
來源:《法律辭典》,三民書局,2019年修訂版。
用法辨析:
參見:
“徑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建議根據實際場景選擇合適釋義,避免混淆。如需更全面出處,可參考《禮記》《孫膑兵法》等古籍或法律條文。
騃童八戎辯治表裡筆懸博物塵宵穿壁單務倒床道訓點看帝阊地窖多男伐國繁奏逢比瘋癫駭飙害傷寒苦寒難華鐘疾頓謹備精藍進勳忌厭霁野卷尺舉手投足科出列土分茅酃渌林榔龍榜莫絡魔魅柰何拟主破分淺劣罄地少待食芹絲簧思想抛錨死重泰山訟聲苔痕特誠土畜忘恩失義王贊玩世鮮晏笑比河清邪魔外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