徑行的意思、徑行的詳細解釋
徑行的解釋
(1).任性而行。《禮記·檀弓下》:“禮有微情者,有以故興物者,有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 孔穎達 疏:“謂直肆己情而徑行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三:“ 飛伯 徑行不設機,久之為其下所忌。”
(2).猶徑自。《花月痕》第一回:“先生自知甚明,教人也還踏實,隻是将情字徑行抹煞。” 郭沫若 《天地玄黃·序<美術考古一世紀>》:“但不料原書寄到了,而校樣卻沒有寄我校對,便徑行出版了。”
小路與大道。《孫膑兵法·積疏》:“積疏相為變,盈虛相為變,徑行相為變,疾徐相為變,衆寡相為變,佚勞相為變。” 詹立波 注:“徑,小路,指捷徑。行,大道。”
詞語分解
- 徑的解釋 徑 (徑) ì 小路;亦指道路,方法:徑道。山徑。捷徑。途徑。大相徑庭(相差太遠)。 直,直捷了當:徑直。徑流。徑情(任性)。徑自。 數學上指連接圓心和圓周的直線:直徑。 筆畫數:; 部首:彳; 筆
- 行的解釋 行 í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裡者半九十。行雲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迩。 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箧。行李。 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 從事:進行。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
網絡擴展解釋
“徑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和用法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任性而行:指不顧禮節或常規,直接按照個人意願行事。源自《禮記·檀弓下》:“直情而徑行者,戎狄之道也”,強調未經修飾的情感表達,帶有貶義色彩。
- 直接行動/徑自:指不經過他人同意或批準,自主決定并實施。例如“廠商希望能徑行進口所需産品”。
2.古籍與曆史用法
- 路徑選擇:在《孫膑兵法》中,“徑行”指“小路與大道”,即捷徑與常規路徑的結合。
- 情感表達:元代文獻提到“徑行不設機”,形容行事直率、不設防。
3.法律與特定場景
- 法律術語:指在法律程式中直接采取行動,如“徑行起訴”,表示未經調解或協商直接進入訴訟階段。
4.注意事項
- 語境差異:日常使用中多指“徑自”,而古文或法律場景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 情感色彩:任性而行的用法常含貶義,強調缺乏禮節;但在某些語境中也可表示果斷或自主性。
5.跨語言參考
- 日語翻譯:譯為“剛直的行動”或“固執己見的行為”(けいこう),體現文化差異。
建議根據實際場景選擇合適釋義,避免混淆。如需更全面出處,可參考《禮記》《孫膑兵法》等古籍或法律條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徑行(jìng xíng)的意思
《徑行》是一個具有多個意思的詞,主要有以下幾個含義:
- 指直接行走或前進的意思,通常用在指路時。
- 指直接執行某個任務或行動,強調直接快速地進行。
- 形容人或事物行為直接、迅速、果斷。
部首和筆畫
《徑行》的部首是“彳”(走之彳),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徑行》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是「徑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徑行」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常見的寫法包括「逕行」、「徑行」們」等。
例句
1. 他徑行穿過人群,毫不拖延地趕到了會場。
2. 面對困難,他總是徑行直解決問題。
3. 這個公司在市場上的競争中始終保持着徑行的态度。
組詞
徑行路、徑行快、徑行無阻
近義詞
直行、直接前進、迅速行動
反義詞
繞行、兜圈子、拖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