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去食存信的意思、去食存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去食存信的解釋

比喻甯可失去糧食而餓死,也要堅持信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去食存信”是源自《論語·顔淵》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出自孔子與子貢關于治國之道的對話。孔子提出國家需具備“足食(充足糧食)、足兵(軍事力量)、民信(民衆信任)”三個要素,并強調若迫不得已需舍棄其一,最終應保留“信”。此觀點體現了儒家思想中“信”高于物質生存的價值觀。

二、釋義 字面意為“甯可舍棄食物也要保存信義”,比喻将道德誠信視為比生命更重要的原則。如《貞觀政要》記載,唐太宗曾引用此典強調執政者守信的優先級高于物質保障。

三、結構與用法

四、字詞解析

五、現代啟示 該成語在當代仍具現實意義,提醒在商業、政務等領域中,維護信用體系往往比短期利益更重要。如《梁書·侯景傳》以史為鑒,說明失信可能導緻政權颠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去食存信》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去食存信》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摒棄貪食,保持節制,存信立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去食存信》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口食”,筆畫是18畫。

來源

《去食存信》最早出自《三國志·魏書·賈逵傳》:“吾恐嘗食客之言也。”意思是擔心自己會受到饕客的誘惑而違背自己的初衷。

繁體

繁體字是「去食存信」。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去食存信》成語可能有不同的漢字寫法。例如,“去”字可能會寫作“歙”或“仇”,“存”字可能會寫作“拵”或“卒”,“信”字可能會寫作“伩”或“囟”。

例句

他從小就樹立了“去食存信”的信念,因此他非常有節制,不會放縱自己。

組詞

去食、食不言、存而不論、存亡未蔔

近義詞

戒欲存志、飲食有度、自律、適度

反義詞

縱欲放縱、暴飲暴食、放蕩、無節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