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裙屐少年的意思、裙屐少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裙屐少年的解釋

(1).原指 六朝 貴遊子弟。束裙着屐是當時盛行的裝束。《北史·邢巒傳》:“ 蕭深藻 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務。”

(2).泛指大家子弟。 清 餘懷 《闆橋雜記·雅遊》:“裙屐少年,油頭半臂,至日亭午,則提籃挈榼,高聲唱賣6*逼汗草、茉莉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錦瑟》:“ 沂 人 王生 ,少孤,自為族。家清貧,然風标修潔,灑然裙屐少年也。”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景》:“紈袴子弟,裠屐少年,争備金繒,擇佳麗者以次給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裙屐少年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裙屐少年”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字面指穿着華美裙子和木屐的年輕男子,源自六朝時期貴族子弟的典型裝束。現多用于貶義,形容隻注重外表打扮、缺乏實際能力或成熟氣度的年輕人,與“纨绔子弟”含義相近。

  2. 曆史背景與出處

    • 詞源:出自《北史·邢巒傳》,原文批評官員蕭深藻“未洽政務”,借“裙屐少年”暗諷其雖出身貴族卻無治國才能。
    • 裝束考據:六朝時期,“裙”為下裳,“屐”為木制鞋,是貴族男女的常見服飾,後逐漸成為男性浮華形象的代名詞。
  3. 用法與語境

    • 語法結構:偏正式短語,通常作賓語,含明顯貶義(例:“他不過是個裙屐少年,難當重任”)。
    • 文學引用:清代《聊齋志異》等作品中,用此詞形容外表俊秀但内在不足的角色。
  4. 近義與延伸含義

    • 近義詞:纨绔子弟、膏粱子弟,均指享樂浮華的富家青年。
    • 延伸義: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對缺乏責任感、追求表面虛榮者的批評。
  5. 權威性補充
    需注意,部分文獻(如、9)提到該詞可“泛指大家子弟”,但主流解釋仍以貶義為主,建議優先參考《北史》《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裙屐少年》的意思

《裙屐少年》是一個形容男性外表和行為偏女性化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男孩子喜愛打扮成女孩子的樣子,或表現出女性化的特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裙屐少年》可以拆分為“衣”、“屐”和“兒”,分别歸屬于“衣”部、 “屮”部和“兒”部。

“衣”部的筆畫順序為:橫、豎、彎鈎。

“屮”部的筆畫順序為:丿、一。

“兒”部的筆畫順序為:一、丨、丶。

來源

《裙屐少年》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中。作者曹雪芹在書中描寫了一個叫做賈寶玉的男主角,他經常打扮成女孩子的樣子,被稱為“裙屐少年”。後來,這個詞被廣泛引用,并成為描述具有女性特點的男性的代名詞。

繁體

《裙屐少年》的繁體寫法為《裙屐少年》。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裙屐少年》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他穿着一襲粉色的連衣裙,跟個裙屐少年似的。

2. 雖然他是個裙屐少年,但他的行為舉止卻十分穩重。

3. 她的兒子一直喜歡化妝,是個典型的裙屐少年。

組詞

1. 裙裝:指女式的衣裳。

2. 屐齒:古代用來代指鞋。

3. 少女:指年輕的女孩子。

近義詞

1. 莺莺燕燕:形容男性嬌媚,娘娘腔。

2. 眉眼秀麗:形容男性容貌秀麗,有女性化氣質。

反義詞

1. 男子漢:指以陽剛之氣表現的男性。

2. 粗野:形容行為舉止粗魯、不文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