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夏天須自珍重。 三國 魏 應璩 《與從弟君苗君胄書》:“相見在近,故不復為書,慎夏自愛。”
“慎夏”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èn xià,其核心含義是提醒人們在夏季需謹慎行事或注重自我保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其傳說起源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古籍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慎夏》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要謹慎對待夏季。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别是“慎”和“夏”。
“慎”字的部首是“心”,它的拼音是“shèn”,由10個筆畫組成。而“夏”字的部首是“夊”,它的拼音是“xià”,由6個筆畫組成。
《慎夏》這個成語可以追溯到《漢書·鄭孔薦傳》中。它的繁體字是“慎鎼”,但現在通常使用簡體字來寫。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拆分部首和筆畫的規則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慎”字的古代寫法是“忄辛”,其中“忄”是心的變體,“辛”是聲旁。“夏”字的古代寫法是“夊可止上”,其中“夊”是巫足的變形,“可”是言字邊的一個變形,“止”是足字部分的變形,“上”則表示發音的聲調。
1. 夏季是容易發生災害的季節,我們必須要慎夏。
2. 在高溫天氣裡,人們要注意防暑降溫,做到慎夏。
組詞:慎重、慎思、慎獨。
近義詞:小心夏季、謹慎夏季。
反義詞:放任夏季、輕敵夏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