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peline] 由管道組成的線路,管道
也稱管道。用金屬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管子,按一定的設計安裝起來,工業上或建築上用來輸送或排除流體。 陸俊超 《驚濤駭浪萬裡行》:“我發現 波蘭 輪機員拿着水管正在接通甲闆到洗澡間的海水管路。”《人民日報》1970.1.2:“船上的管路就像人身上的血管一樣,密密麻麻。”
管路是現代工業生産和建築設施中用于輸送流體介質的管道系統統稱。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管路特指"由管道及其附屬設備組成的輸送系統",包含三個核心要素:輸送功能、管道載體和系統化連接。
從工程學角度,中國國家标準GB 50235-2010《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範》将管路細化為四大類:工藝管道(輸送原料及産品)、公用工程管道(水/氣/熱力輸送)、輔助管道(排污/排空系統)和儀表管道(連接檢測設備)。不同類别需遵守特定的壓力等級和材質标準。
在石油化工領域,《石油化工管道設計手冊》強調管路設計的"三要素原則":介質特性決定材料選擇(如耐腐蝕不鏽鋼),溫度壓力參數确定壁厚計算,流量要求影響管徑設計。重要管路系統還需設置安全洩放裝置和應力補償結構。
建築給排水規範GB 50015-2019特别指出,民用建築中管路系統需實現"三防功能":防滲漏(密封連接技術)、防凍裂(保溫層設計)、防回流(止逆閥配置)。高層建築還需設置減壓閥組保證水壓穩定。
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表明,現代管路材料已形成金屬(碳鋼/合金鋼)、非金屬(PVC/PPR)和複合材料(玻璃鋼/鋼塑複合)三大體系。中國建築材料協會2024年報告顯示,複合材料管路市場份額已達37%,其耐腐蝕性能比傳統材料提升4-8倍。
“管路”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使用場景具體分析:
基本概念
指由管道(pipe)、管件(pipe fitting)及閥門(valve)等組成的系統,主要用于輸送或排除流體(如水、石油、天然氣)或氣體,常見于化工、建築、船舶等行業。
結構與材料
應用場景
在漢語中,“管路”作為成語時,由“管”(掌管)和“路”(事務)組合而成,表示管理或處理事務。例如:“他負責管路公司的大小項目”。此用法相對少見,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類别 | 工程技術領域 | 成語引申義 |
---|---|---|
核心含義 | 管道系統,輸送流體/保護線路 | 管理事務 |
典型場景 | 化工、建築、通信基礎設施 | 日常事務管理 |
材料/形式 | 金屬、塑膠管道,含閥門等組件 | 無實體形式,抽象概念 |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如管路設計标準),可參考工程類文獻或行業規範。
哀娛碧油油波斯帝國不純采定財匮力绌川地出借詞曲翠簾誕淫定害東山之府都辇繁總豐骨告歸鞲馬關揵鼓腕孤竹城旱柳黑冊子烘騰騰懷妊皇恐灘環峙畫桡魂銷腸斷剪鲸簡令兼吞皎察脊鸰亢宗子口采快艇連綿起伏翎鬣龍門吊車鳴珂曲冥悟排擊屏藩竊盜丘甲求神欺侮曲顧三風十愆聖業身價嗜痂石料所懷彈花停辦相仿嫌好道歹先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