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其應如響 ”。
“其應若響”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成語形容反應極其迅速、靈敏,如同回聲立即響應一般。常用于描述對答敏捷或事物間呼應迅速的現象。
出自《莊子·天下》:“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莊子通過比喻(如水般流動、如鏡般平靜、如回聲般響應)來闡述“道”與萬物之間的呼應關系。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成語也可形容言辭或文章生動有力,但這一解釋未見于多數權威典籍,可能為引申用法。主流含義仍以反應迅速為核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莊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解析。
《其應若響》是一句成語,意思是指對于某種情況或者問題的應對和處理,應該及時和適當,就像回聲一樣能夠産生回響。
下面是對《其應若響》這個詞的拆分:
部首:竹木
筆畫:10畫
來源:《易經·系辭上》:“貞矣,其鄰皆響。”意為“真正的人,應該能夠觸動他人的感知,産生回響。”由此引申出“其應若響”這個成語。
繁體:其應若響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提供相關信息。
例句:她對于困難總是其應若響,及時處理,解決問題。
組詞:應對、響應、回響、應若
近義詞:應對如流、應變無方、條理分明
反義詞:無應對、無動于衷、置若罔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