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求瘼的意思、求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求瘼的解釋

謂訪求民間疾苦。 唐 陸贽 《請依京兆所請折納事狀》:“求瘼救災,國之令典。” 清 唐孫華 《進呈禦覽詩一百韻》:“蠲賦頻求瘼,祥刑念好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求瘼”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iú mò,其核心含義為訪求民間疾苦,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達對百姓生活狀況的關切。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二、引證與用法

  1. 唐代陸贽《請依京兆所請折納事狀》
    文中提到“求瘼救災,國之令典”,強調體察民情、赈濟災患是國家的根本制度。
  2. 清代唐孫華《進呈禦覽詩一百韻》
    詩句“蠲賦頻求瘼,祥刑念好生”進一步說明減免賦稅、關注民生是仁政的表現。

三、現代意義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可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形容政府或組織深入基層調研、解決實際問題的行為。

若需更深入的文獻例證,可參考古代政治文書或史書中的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求瘼的意思

《求瘼》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刻意尋求病痛、災禍或不幸等不道德手段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求瘼》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求”和“疒”。其中,“求”作為左部,表示“尋求、追求”的意思,“疒”作為右部,表示“疾病”的意思。

《求瘼》的總筆畫數為16畫。

來源

《求瘼》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敦傳》中。此文描寫了王敦為了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采取了不擇手段、不擇死活的行為,最後導緻了自己的悲慘結局。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為達到自己目的而不顧一切後果的行為。

繁體

《求瘼》的繁體字為《求瘼》。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求瘼》這個成語的一種古體寫法是“求藐”,意思相同,隻是字形不同。

例句

他為了得到那個職位,竟然求瘼去害人。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
- 求全:為了整體利益而不計個人得失
- 求實:追求真實、實際的結果
- 求同:尋求共同點、一緻意見
- 求索:追求知識、真理等

近義詞

近義詞有:
- 求全:為了整體利益而不計個人得失
- 求得:努力争取并實現某個目的
- 求賢:尋找有才能的人才
- 求知:追求知識、學問等

反義詞

反義詞有:
- 追求:積極尋求、争取
- 求樂:追求快樂、幸福
- 求福:追求好運、祝福
- 求榮:追求榮譽、名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