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 sth.in a fit of pique] 賭着氣而幹某件事
(1).憑恃意氣,不肯屈居人下。《晉書·苻堅載記上》:“特進 樊世 , 氐 豪也,有大勳於 苻 氏,負氣倨傲。” 唐 韋應物 《贈舊識》詩:“少年遊太學,負氣蔑諸生。”
(2).猶賭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堪輿》:“兄弟兩不相下,因負氣不為謀,并營壽域,錦棚綵幢,兩處俱備。” 茅盾 《昙》四:“即使是不可耐地無聊與寂寞, 張女士 也負氣地不肯再讓這兩位闖進來伴她的孤獨。”
“負氣”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ù qì,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賭氣行事
指因不滿或受委屈後,帶着情緒任性行事()。例如:“負氣離家出走”。
此用法常見于現代語境,如:“她負氣挂斷電話,獨自離開”。
憑恃意氣,不肯屈居人下
古代用法中,多表示以氣節自負,不願屈服于人。例如《晉書》中記載:“樊世負氣倨傲”,或唐代韋應物詩句“少年遊太學,負氣蔑諸生”。
“負氣”既可描述一時沖動的情緒化行為,也可體現性格中的倔強與傲氣。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含義。更多例證可參考《晉書》《聊齋志異》等古籍及現代文學作品。
《負氣》是一個常用詞語,表示某人因為受到了委屈或不滿而心情不好或生氣的狀态。
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是貝和氣,貝是一個常見的部首,氣則表示與氣息或情緒有關。它的基本筆畫是10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傳統繁體中,負氣被寫作「負氣」。
以下是一些使用負氣的例句:
1. 他在會議上被人指責了,心情負氣地離開了。
2. 她對朋友的背叛感到很負氣。
負氣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負氣包」(指心情不好的人)、「負氣沖沖」(指非常生氣的樣子)。
與「負氣」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生氣」、「憤怒」等。而相反的詞語可以是「舒心」、「開心」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