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量材使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离合根》:“为人臣常竭情悉力而见其短长,使主上得而器使之。”《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景定五年》:“ 秉忠 既受命,以天下为己任,知无不言。凡宴间顾问,輒推荐人物可备器使者;其所甄拔,后皆为名臣。” 严复 《救亡决论》:“虽学生年有出入,尚未闻培成何才,更不闻如何器使。”
(2).犹重用。 宋 秦观 《朋党下》:“ 琦 ( 韩琦 ) 弼 ( 富弼 ) 仲淹 ( 范仲淹 )等,旋被召擢,復蒙器使,遂得成其功名。” 宋 叶适 《与赵丞相书》:“遂躐他途以希进取,则不惟丧失名义,而他日之法令事功,踈拙旷废,将有面墙之羞,以辜朝廷器使之意。”
“器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读音为qì shǐ,主要含义如下:
量材使用
指根据人的才能合理任用,强调因材施职。例如《春秋繁露》提到:“使主上得而器使之”,即臣子需尽力展现能力,供君主量才而用。宋代叶适《与赵丞相书》中也强调“器使”与朝廷选拔人才的关系。
犹重用
侧重对人才的重视与信任。如宋代秦观提到韩琦、范仲淹等人因才能被“器使”,最终成就功名。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
《器使》是指能够使用器物的人。这个词表示一个人善于使用工具或器具,能够充分发挥器物*********。
《器使》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口”和“手”,总共有13画。
《器使》这个词的来源比较难考证,但可以推测它最早是由古代汉字形成的。汉字的形状往往和字的含义相关,所以推测《器使》可能是指一个能够使用器物的人。
《器使》的繁体字为「器使」。
在古代汉字中,字的形态经常发生变化。根据《说文解字》,《器使》在古代写作「气使」,这个写法强调了使用器物所需的气力。
1.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真是个器使。
2. 这位厨师真是一个烹饪器具的高手,是个真正的器使。
器具、器械、技艺、工具、能手
能手、能人、高手、行家、熟手
门外汉、外行、生手、菜鸟、新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