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階戺的意思、階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階戺的解釋

台階兩旁所砌的斜石。借指堂前。《書·顧命》:“四人綦弁,執戈上刃,夾兩階戺。” 孔 傳:“堂廉曰戺,士所立處。” 唐 杜甫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呈陸宰》詩:“有井朱夏時,轆轆凍階戺。” 仇兆鳌 注:“上六見堂宇寬深,下六見堂前幽勝。” 清 鄭燮 《七歌》之六:“蕭蕭夜雨盈階戺,空床破帳寒秋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階戺(jiē shì)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具體釋義如下:

一、字義分解

  1. 階:指台階、階梯,特指古代建築中連接不同高度的石砌結構。《說文解字》釋為「陛也」,即供人登升的層級。
  2. 戺:本義為門檻兩側的基石或台階旁的石墩。《說文解字》載「堂尌也」,段玉裁注引《爾雅》雲「戺,閾也」,指門限旁固定門軸的構件。

二、詞義考據 「階戺」合用最早見于《尚書·顧命》「四人綦弁,執戈上刃,夾兩階戺」,孔穎達疏解為「堂廉曰戺」,即台階兩側的邊沿部分。清代學者孫星衍在《尚書今古文注疏》中進一步考證,認為此詞特指古代宮室主階(東階、西階)旁設置的禮儀性石座,兼具裝飾與實用功能。

三、現代語義拓展 當代漢語研究中,學者結合考古發現,将「階戺」定義為古代高等級建築中台階兩側的裝飾性石構件,常見于宮殿、宗廟等禮制建築。其形制包括雕紋基座、獸首石墩等,兼具加固台階結構與彰顯等級的作用。例如陝西岐山周原遺址出土的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可見「作階戺」的營建記錄。

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階戺”是一個較為生僻的詞語,其解釋存在兩種不同角度的理解,具體如下:

一、建築結構含義

指台階兩旁的斜石,常借指堂前或建築入口處的空間。這一解釋源自古籍:

二、引申的成語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陷入困境,無法擺脫”的成語,源于古代戰争場景的比喻:

補充說明

  1. 詞源差異:前一種解釋(建築結構)有古籍和詩文支撐,可信度較高;後一種成語用法較為少見,可能屬于現代引申或誤傳。
  2. 使用場景:若在古典文獻中遇到“階戺”,通常指建築結構;若作為成語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合理。

建議優先參考古典文獻中的定義,謹慎使用其引申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尚書》《全唐詩》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偕老飽閲出險大白日殚虛悼喪調開樊孫分流電阻高山景行鞏穴孤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過患過所漢緒洪統吼嘯黃蝶環琨滑珠混為一談火網建絨近狀窘迫累卵之危量交連刑莅臨陵母知興謾昧迷言迷語嫋娜抨章飄飄然破卵傾巢籤訂绮美傾衿清醴豕交獸畜施敬試業收離糾散手癢手足重繭殊量暑绤思人樹态貌蹄踣通署王碼電腦晩婚五義無正銜恩相視而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