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天的渡口;寒冷的渡口。 唐 賈島 《送周判官元範赴越》詩:“城上秋山生菊早,驛西寒渡落潮遲。” 唐 栖白 《邊思》詩:“亂雁鳴寒渡,飛沙入廢樓。”
“寒渡”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解釋
指寒冷時節的渡口,常見于古詩文中的場景描寫,強調冬季或寒冷天氣下渡口的蕭瑟氛圍。
二、出處與文學意象
該詞最早見于唐代詩句,如賈島《送周判官元範赴越》的“驿西寒渡落潮遲”,以及栖白《邊思》的“亂雁鳴寒渡”,均通過“寒渡”營造出蒼涼孤寂的意境,常與秋雁、飛沙等意象結合,表現旅途艱辛或邊塞荒寒。
三、用法與延伸
四、注意
部分資料提及“寒渡”作為成語的比喻義(指克服困難),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及主流文獻,建議以唐代詩文中的實際用法為準。
如需具體詩句分析或更多文學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的詳細解析。
《寒渡》是指冬天時江河、湖泊等水域被冰封,人們可以步行穿越的現象。在這個詞中,寒指寒冷,渡指穿越。
《寒渡》可以分解為兩個部首,即宀(寶蓋頭部)和氵(三點水),其筆畫數為8畫。
《寒渡》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冰雪經驗。在寒冷的冬季,水域結冰後,人們可以通過步行或乘坐一些特殊工具(如木闆、冰刀等)在冰面上穿越到對岸。這種冰上行走的方式被稱為寒渡。
《寒渡》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寒渡」。
在古時候,《寒渡》這個詞通常使用類似于「寒渡」的寫法。
1. 冬天江面結冰,成了人們寒渡的通道。
2. 寒渡時要格外注意腳下的冰面是否結實。
組詞:冰封、冰面、結冰、穿越
近義詞:冰上行走、冰渡
反義詞:暖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