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濫用武力。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膑兵法·威王問》:“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秦 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滅世絶祀者,窮兵之禍也。”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 漢武 窮兵征讨,虛耗海内。”
(2).指戍邊之兵。 清 李漁 《奈何天·籌饷》:“我 闕忠 ,自從離了主人,押着銀鞘,前往邊疆去處,犒勞窮兵。”
“窮兵”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過度使用軍事力量,好戰而不節制。該含義多見于古代文獻,強調因頻繁發動戰争導緻國力損耗。
出處與例證:
指駐守邊疆的士兵,多用于形容戍邊軍隊的艱苦境遇。
例證: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史記》《孫膑兵法》等文獻。
《窮兵》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軍隊困頓貧窮,缺乏應有的裝備和物資支持。
《窮兵》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第一個字“窮”是由穴部和工部組成,共計七畫;第二個字“兵”是由丨部和八部組成,共計八畫。
《窮兵》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二年》:“生乎今之窮年,古之窮兵。”這句話意味着,春秋時期的兵士們過着貧苦的生活,并且軍隊也缺乏裝備。在繁體中,窮兵的寫法與簡體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窮兵在古時候的寫法為“窮兵”,其中的“窮”字用彐部替代了穴部的寫法。
1. 這支隊伍是一支窮兵,缺乏彈藥和食物。
2. 雖然處于窮兵困境,但他們仍然堅守陣地。
1. 貧窮:指經濟困難或物質匮乏的情況。
2. 軍隊:指由一定數量的軍人組成,進行戰争或維護國家安全的組織。
3. 困頓:指陷入困境,難以擺脫的狀态。
1. 貧寇:指牢固的國家對付的困頓的強盜。
2. 匮乏:指缺乏、不足。
3. 窮苦:形容貧窮、困頓。
富兵,指擁有充足物資和裝備的軍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