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器備的意思、器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器備的解釋

器物,器具。《左傳·襄公五年》:“ 季文子 卒……宰庀家器為葬備,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備,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於公室也。” 杜預 注:“器備,謂珍寶甲兵之物。”《商君書·更法》:“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兵甲器備,各便其用。”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祿大夫贈太保嚴公行狀》:“即至,再旬而王師濟 漢 ,器備車徒,皆若素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器備"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積澱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代各類器具、器械及成套設備。根據《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工具書的釋義,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呈現以下三層語義特征:

一、物質器具總稱

古代文獻中多指具體生産工具或生活用具,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器備之數"即指祭祀禮器的配置規模,此處強調器具的完備性。《中國曆史大辭典》記載,戰國時期"器備"特指農具、兵器等生産軍備物資。

二、制度體系指代

漢代典籍《鹽鐵論》出現"治世器備"的表述,此處引申為治國所需的典章制度與行政設施,體現從物質工具到社會制度的語義擴展,與《周禮》中"六器"概念形成呼應。

三、現代語義延伸

當代《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成套技術設備",如工業機械、科研儀器等精密裝置。該用法在工程領域仍具生命力,例如《機械工程術語》将"器備運維"列為設備管理專業術語。

需特别說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頻率已顯著降低,主要保留于學術著作及曆史文獻研究領域。其語義演變軌迹清晰呈現從具象器物到抽象體系,再到專業技術設備的概念遷移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器備”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器”和“備”組合而成,其含義可結合字源與文獻用例進行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器(qì):本義指容器或器具,引申為用具、器官、才能等。金文字形以犬守四口,象征器具需守護。
  2. 備(bèi):本義為謹慎防備,後衍生出完備、準備、設備等義。《說文解字》注“備,慎也”,《左傳》中“有備無患”即用此義。

二、詞義解析 “器備”指器物、器具,特指經過準備或配置的實用物品。例如: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器備”已不常用,但可通過拆分理解:

該詞體現了古代對器物完備性和實用性的重視,現代多分用“器具”“設備”等表達類似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百殃白玉堂邊釁禀贍撥捐赤亭遲晩崇遇遄死黨甲單利德配天地刁嘩刁小東流水敦課改嫁公擔宏侈翦藩介紹所劫争九雒康樂闊人累欷良家兩利李八百離殃龍輴邁四方步蠻瘴夢斷末季培坿偏鄉僻壤皮婚屏帷樯帆峭诋騎驢吟灞上青袍禦史晴雪親與騎羊爇榇三不知水光山色水牢說頭書術死死平平天物歪理王靈官丸劍踠尾仙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