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忠于職守,工作勤懇。 唐 常衮 《授韋谔給事中制》:“五年勤職,時謂淹才。”
(2). 清 代6*考察鑒定官吏的等别之一。《清會典·吏部八·考功清吏司》:“凡京察,堂官察其屬之職而註考焉,一等曰稱職,二等曰勤職,三等曰供職。”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勤職漢語 快速查詢。
“勤職”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指在崗位上恪盡職守、勤奮盡責。該用法在曆史文獻中早有記載,例如唐代常衮的《授韋谔給事中制》提到“五年勤職,時謂淹才”,強調長期堅守職責的品德。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形容對工作或職責的認真态度,如“勤業勤職勤公勤奉獻”等表達。
清代對官員的定期考察(京察)中,将表現分為三等:“稱職”“勤職”“供職”。其中“勤職”為第二等,指官員雖未達到最優,但能勤勉履職。這一制度反映了古代對官吏績效的量化評價标準。
補充說明:
勤職(qín zhí)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具體意思是指勤勉工作,盡職盡責,不辜負自己的職責和崗位。
勤職這個詞的部首是“力”,拆分後兩個字的部首相同。勤字的筆畫數為10畫,職字的筆畫數為13畫。
“勤”在古代漢語中意為“勤勞”,表示努力、不懶惰、勤奮等。"職"表示職責、任務、工作等,代表着工作方面的責任和職務。
繁體字中,“勤”和“職”保持一緻,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中,“勤”字的舊字形為“辛”,“職”字的舊字形為“職”。
1. 好的員工一定是勤職敬業的。
2. 隻有勤職盡責,才能取得成功。
勤學、勤奮、勤儉、職責、職業、職位
盡責、盡職、努力、勤勞
懶散、怠工、不負責任、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