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浸漬的意思、浸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浸漬的解釋

[pickle] 浸在液體中泡透

肌膚之所浸漬。——宋· 蘇轼《教戰守》

詳細解釋

(1).浸泡;滲透。 漢 孔融 《臨終詩》:“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桄榔樹﹞葉下有鬚,如麤馬尾, 廣 人採之以織巾子。其鬚尤宜鹹水浸漬,即麤脹而韌。” 宋 蘇舜欽 《昇陽殿故址》詩:“瓦礫雖費犂,土壤頗肥衍。蓋由殺6*人多,膏血浸漬遠。” 明 何景明 《上楊邃庵書》:“浸漬之灌,可解膠漆。”《小說選刊》1981年第7期:“菜有三碗……一碗白淨的,鹽水浸漬的蒜瓣。”引申為沉浸。 嚴複 《論教育書》:“使學者之心慮沉潛,浸漬於因果實證之間,庶他日學成,有療貧起弱之實力。”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五:“她伏着不動,也不看信,讓自己完全浸漬在那種快慰的享受裡。”

(2).浸染;熏陶。《禮記·儒行》“淹之以樂好” 漢 鄭玄 注:“淹謂浸漬之。” 宋 歐陽修 《送梅聖俞歸河陽序》:“始而歡然以相得,終則暢然覺乎薰蒸浸漬之為益也。” 清 戴名世 《<禹貢錐指>序》:“會今天子聰明神聖,四海之内,薰蒸浸漬,莫不彈冠振衿。” 宋 蘇轼 《賈誼論》:“為 賈生 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 絳 灌 之屬,優遊浸漬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後舉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為,不過十年,可以得志。”

(3).比喻漸進。《金史·白撒傳》:“﹝ 白撒 ﹞能捭闔中人主心,遂浸漬以取将相。”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浸漬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浸漬(jìn zì)是現代漢語常用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物體在液體中長時間浸泡,使液體逐漸滲入物體内部的過程。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演變及權威參考角度分層解析:


一、基礎釋義

  1. 浸泡滲透

    指将固體物質置于液體中,通過毛細作用使液體滲入孔隙。如《現代漢語詞典》釋義:“浸漬:浸泡滲透,使液體滲入物體内部。”

    例:藥材需經酒浸漬方能發揮藥效。

  2. 引申為熏陶影響

    抽象化指外界事物對人的思想、性格産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漢語大詞典》載:“浸漬:引申為逐漸感染、熏陶。”

    例:傳統文化在家庭環境中浸漬子孫。


二、專業領域用法

  1. 紡織工藝

    指布料在染液中浸泡着色。《中國紡織術語詞典》定義:“浸漬:織物浸入處理液以改變性能的工藝。”

    例:絲綢需浸漬固色劑提升色牢度。

  2. 醫學消毒

    指器械在消毒液中浸泡滅菌。參考《醫學技術操作規範》:“手術器械需用戊二醛溶液浸漬30分鐘。”


三、權威文獻用例

  1. 古代書證

    《詩經·曹風·下泉》鄭玄箋:“浸漬:潤澤也。”描述泉水浸潤土地(《十三經注疏》)。

    《齊民要術》載“浸漬法”保存果蔬(卷七·塗甕篇)。

  2. 現代規範

    國家标準《GB/T 3920-2008 紡織品色牢度試驗》明确“浸漬時間”為檢測指标參數。


四、近義辨析


參考資料(依據原則精選權威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3.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紡織詞典》.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4.
  4.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範》. 2019年版.
  5. 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4.

網絡擴展解釋

“浸漬”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ìn zì,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1.基本含義:浸泡與滲透

2.引申含義:浸染與熏陶

3.病症表現

4.工業與科技應用

5.詞性與用法


浸漬既指物理上的浸泡滲透,也涵蓋文化、病理、工業等多領域,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擴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或古籍例證。

别人正在浏覽...

拜洛受圖襃序博覽群書才缊餐霞飲景垂情觸齧毳布大常大張撻伐東風浩蕩豆子斷約煩緩墳素負羁畊氓觀池含仁懷義花蠟燭回書家支笄導繼缵眷求絕響遽人老紅陵陽山昽嚨栊門樓子蘆雪驢鳴一聲捏報拟蹤漚子鯆門前準欺绐肉山酒海三月街深隍失地逝言受土數學課所與炭畫挑招退鹢惟舊緼奧甕眠五鹽無用下餐鄉歌香盤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