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聞診的意思、聞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聞診的解釋

中醫學名詞。望、聞、問、切四診之一。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前者憑聽覺了解病人的言語、呼吸、咳嗽、呻吟等聲音變化,後者憑嗅覺辨别病人的口氣、體氣和排洩物的氣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聞診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之一,指醫生通過聽覺和嗅覺診察患者聲音與氣味的變化,從而判斷病情。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定義與核心方法

聞診包含兩方面:

  1. 聽聲音
    診察患者的語言、呼吸、咳嗽、嘔吐、嗳氣等聲響。例如:聲音高亢多屬實證,低弱多屬虛證;情志導緻的嗳氣聲調響亮,宿食引起的則低沉。
  2. 嗅氣味
    辨别患者口氣、分泌物(痰、涕等)、排洩物(大小便、汗液)及病室氣味。如口臭提示胃熱,尿臊味多見于水腫晚期。

二、臨床意義

三、曆史地位

聞診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時期,《難經》将其列為四診之一,扁鵲等名醫通過“聽聲”輔助診斷。中醫認為五聲(呼、笑、歌、哭、呻)與五髒相關,聲音氣味的變化反映髒腑功能狀态。

四、現代應用

聞診需結合其他三診綜合判斷,例如結合舌脈診斷寒熱虛實。普通人也可通過觀察異常氣味(如口臭、排洩物異味)初步了解健康狀況,但需專業醫生進一步分析。

聞診是中醫通過感官收集疾病信息的關鍵手段,體現了“司外揣内”的診斷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聞診

聞診是中醫術語,指醫師通過聽診病人的呼吸、心跳、腹音等來判斷病情或診斷疾病的方法。這是中醫四診之一,也是重要的診斷手段之一。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聞:拆分為門部(ㄖ)和文部(口),共6畫。

診:拆分為讠部(讠)和辰部(辛),共7畫。

來源

《聞診》這個詞來源于中醫學的術語,最早見于《黃帝内經》。

繁體

繁體字“聞診”與簡體字“聞診”意思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古代寫法中通常将“聞診”寫作“聞診”,而字形也有些許差别。

例句

1. 醫生用聞診的方法來診斷我的病情。

2. 通過聞診,醫師可以判斷病人的肺部是否有異常。

組詞

- 聞風而動:形容對風聲傳來的消息産生反應。

- 診斷:醫生根據症狀和體征對疾病進行判斷。

- 聞所未聞:形容聽到了以前從未聽說過的事情。

近義詞

診察、聽診、傾聽

反義詞

盲目、不聞不問、無所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