鹑贲的意思、鹑贲的詳細解釋
鹑贲的解釋
指《詩·鄘風·鹑之奔奔》篇。 清 何焯 《義門讀書記·左氏春秋下》:“ 伯有 憤于 晉 執 衛侯 , 鄭伯 為請而不獲命,必待納 衛姬 而後釋之,故賦《鶉賁》以刺 趙武 。”參見“ 鶉奔 ”。
詞語分解
- 鹑的解釋 鹑 (鶉) ú 〔鹌鹑〕見“ (鶉)鹌”。 筆畫數:; 部首:鳥; 筆順編號:
- 贲的解釋 贲 (賁) ì 文飾,裝飾得很好:贲臨(貴賓盛裝來臨)。 筆畫數:; 部首:貝;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鹑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拼音與字形
- 拼音:chún bēn()
- 字形:由“鹑”(鹌鹑)和“贲”(通“奔”)組成,合指《詩經》中的篇章名。
2.出處與含義
- 出處:源自《詩經·鄘風·鹑之奔奔》(注:部分網頁誤作“墉風”,實為“鄘風”)。
- 本義:指代《鹑之奔奔》這首詩,内容以鹌鹑、喜鵲的雌雄相伴為喻,諷刺貴族階級的荒淫無道()。
3.曆史用例
- 清代學者何焯在《義門讀書記》中提到,春秋時期鄭國大夫伯有曾借賦《鹑贲》諷刺晉國趙武,暗指其政治手段不端()。
4.擴展說明
- “贲”在此處讀作“bēn”,與“奔”通假,強調動态意象,呼應詩中鹌鹑奔走的畫面。
- 該詞屬生僻詞彙,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相關研究()。
如需進一步了解《鹑之奔奔》的原文及賞析,可參考《詩經》注本或相關文學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鹑贲》這個詞是什麼意思:鹑贲(chún bì)是指成群的鹑鳥。在古代,鹑鳥被用作禦廚的上菜之物,因此也被用來形容美味可口的食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鹑贲》的部首是鳥字旁,共有12個筆畫。
來源:《鹑贲》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軍人》中,用來描述鹑鳥被用作禦宴中的美食。
繁體:鶉賁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文寫作“鶞賁”。
例句:禦宴之上,香氣四溢,桌上擺滿了各種珍馐美味,其中最受寵的一道菜就是鹑贲。
組詞:鹑群、贲谷
近義詞:鹑鳥
反義詞:貧乏
謝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