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秦嶺 和 隴山 的并稱。 南朝 梁 江淹 《秋至懷歸》詩:“ 楚 關帶 秦 隴 , 荊 雲冠 吳 煙。”《舊唐書·音樂志二》:“鸚鵡, 秦 隴 尤多,亦不足重。” 清 方苞 《釋蘭谷傳》:“遵 秦 隴 ,入棧道。”
(2).指今 陝西 、 甘肅 之地。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五:“ 姚福進 者, 兕麟 之祖也, 德順軍 人,以挽強名於 秦 隴 間。” 陳毅 《寄友》詩:“ 秦 隴 消息倩誰問,故交鬼影夢中歸。”
“秦隴”是一個曆史地理名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秦嶺與隴山的并稱
指中國西北地區的兩座重要山脈——秦嶺(橫貫陝西中部)和隴山(六盤山南段,位于陝甘交界)。例如南朝江淹詩句“楚關帶秦隴,荊雲冠吳煙”,即用此意描述地域特征。
泛指陝西、甘肅地區
因兩山所在位置,曆史上常以“秦隴”代指今陝西、甘肅一帶。如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提到“秦隴間”的地域範圍。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詩詞中,現代語境下較少使用。如需具體例句或引申用法,可參考《秋至懷歸》《釋蘭谷傳》等作品。
《秦隴》是指位于中國陝西、甘肅和甯夏交界處的一片地區。隴指陝西的隴縣,秦指秦嶺,因此,《秦隴》也可以理解為秦嶺和隴縣所在地區。該地區地勢險峻,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和西部的重要通道之一。
《秦隴》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山)和裡(人),拆分後的筆畫總數為10。
《秦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秦隴作為地理名稱,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史書中記載:“始皇遣蒙恬北築長城,令韓、魏、趙并力收秦隴陝地,築鹹陽。”這裡的秦隴指的是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國加強對西北地區的控制,以确保國家安全。
《秦隴》的繁體字為「秦隴」。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秦隴》在古代常被寫作「秦隴」或「秦壟」。隨着時代的變遷,字形發生了演變,而現在通用的寫法為「秦隴」。
1. 秦隴山勢陡峭,氣勢非凡。
2. 秦隴地區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秦隴區域、秦隴山脈、秦隴文化、秦隴風景
秦嶺地區、甘隴地帶
東南沿海、河南平原
【别人正在浏覽】